搜索
首页 作者

《瑶华慢 赋雪》

喜深惊密,试问滕神,有多少寒力。
如圆似莹,总疑是、满眼隋珠和璧。
五更书幌,早已觉、寒光穿隙。
料禽影波上渐稀,径里悄无行迹。
有人独倚危楼,望千里江山,高下同色。
坡仙饮处,甚然、不减醉翁宾客。
等闲评论,算柳絮、梨花非白。
画堂深弦管方调,一任低垂帘额。
作品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雪景,以及人们对雪的感受和评论。词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雪花纷飞、天地一色的景象,以及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独倚危楼、饮酒赏雪的情景。整首词意境深远,用词精炼,表达了词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具体来说,上片描写了雪花的密集和晶莹剔透,以及雪光穿透缝隙的景象。词人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雪花比作隋珠和璧,形象地表现了雪花的美丽和珍贵。同时,通过描写五更时的书幌和禽影波上渐稀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了雪后的寂静和清冷。 下片则描写了人们独倚危楼,望千里江山,高下同色的景象。词人通过引用坡仙和醉翁的故事,表现了人们对雪景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同时,词人也对柳絮、梨花等非白色的景物进行了评论,进一步烘托出了雪花的洁白和独特之美。最后,通过描写画堂深弦管方调,一任低垂帘额的景象,表现了人们在雪景中沉浸于音乐之中的惬意之情。 整首词用词典雅,意境深远,通过对雪景的描绘和人们感受的表达,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以及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创作背景
《瑶华慢 赋雪》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与南宋度宗咸淳年间的社会情况密切相关。当时,南宋朝廷正处于内外交困之中。在外部,宋军败于蒙古,贾似道暗中与蒙古屈膝议和,答应割地纳款。在内部,度宗皇帝沉湎于酒色,对前方战事不闻不问,而贾似道则将告急边书匿而不报,日日升歌纵酒。因此,《瑶华慢 赋雪》这首词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创作的,词人借助赋雪来表达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忧虑。
诗词关键字: 画堂 垂帘 危楼
相关诗词
  • 1
    [先秦]
    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
    令飘风兮先驱,使涷[1]雨兮洒尘。
    君回翔兮以下[2],踰[3]空桑兮从女[4]。
    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5]。
    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
    吾与君兮齐速,导帝之兮九坑[6]。
    灵衣兮被被[7],玉佩兮陆离。
    一阴兮一阳,众莫知兮余所为⑻。
    折疏麻兮瑶华[9],将以遗[10]兮离居。
    老冉冉兮既极,不寖[11]近兮愈疏。
    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12]。
    结桂枝兮延伫,羌愈思兮愁人。

  • 2
    [清]
    圣代遗民本不多,频年锋镝又销磨。
    衰宗尚剩农兼圃,至性同归笠与蓑。
    只道阳春回律管,岂知长夜闭烟萝。
    瑶华且受霜风折,冉冉孤根奈若何?
  • 3
    [唐]
    玉烟生窗午轻凝,晨华左耀鲜相凌。
    人言天孙机上亲手迹,有时怨别无所惜。
    遂令武帝厌云韶,金针天丝缀飘飘。
    五声写出心中见,拊石喧金柏梁殿。
    此衣春日赐何人,秦女腰肢轻若燕。
    香风间旋众彩随,联联珍珠贯长丝。
    眼前意是三清客,星宿离离绕身白。
    鸾凤有声不见身,出宫入徵随伶人。
    神仙如月只可望,瑶华池头几惆怅。
    乔山一闭曲未终,鼎湖秋惊白头浪。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