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深惊密,试问滕神,有多少寒力。 如圆似莹,总疑是、满眼隋珠和璧。 五更书幌,早已觉、寒光穿隙。 料禽影波上渐稀,径里悄无行迹。 有人独倚危楼,望千里江山,高下同色。 坡仙饮处,甚然、不减醉翁宾客。 等闲评论,算柳絮、梨花非白。 画堂深弦管方调,一任低垂帘额。 |
这首词写的是雪景,以及人们对雪的感受和评论。词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雪花纷飞、天地一色的景象,以及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独倚危楼、饮酒赏雪的情景。整首词意境深远,用词精炼,表达了词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具体来说,上片描写了雪花的密集和晶莹剔透,以及雪光穿透缝隙的景象。词人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雪花比作隋珠和璧,形象地表现了雪花的美丽和珍贵。同时,通过描写五更时的书幌和禽影波上渐稀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了雪后的寂静和清冷。 下片则描写了人们独倚危楼,望千里江山,高下同色的景象。词人通过引用坡仙和醉翁的故事,表现了人们对雪景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同时,词人也对柳絮、梨花等非白色的景物进行了评论,进一步烘托出了雪花的洁白和独特之美。最后,通过描写画堂深弦管方调,一任低垂帘额的景象,表现了人们在雪景中沉浸于音乐之中的惬意之情。 整首词用词典雅,意境深远,通过对雪景的描绘和人们感受的表达,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以及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