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风猎乱香如扫》
风猎乱香如扫。 又是粉梅开了。 庭户锁残寒,梦断池塘春草。 情悄。 情悄。 帘外数声啼鸟。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象的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风猎乱香如扫,又是粉梅开了。”这两句描绘了春风吹过,梅花盛开的景象,其中“乱香如扫”形象地表现了风的迅猛和梅花的芬芳。
“庭户锁残寒,梦断池塘春草。”这两句则描绘了庭院和池塘的景象,其中“锁残寒”形象地表现了春寒料峭的感觉,“梦断池塘春草”则表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气息。
“情悄。情悄。帘外数声啼鸟。”这两句以“情悄”形容环境的安静,以“帘外数声啼鸟”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喜悦和激动。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生命的热爱和赞美。
|
创作背景
《如梦令·风猎乱香如扫》是宋代词人石孝友的作品,其创作背景可能与词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有关。具体来说,石孝友在创作这首词时,可能正经历着一些人生的风波或情感的困扰,而周围的自然环境则引发了他的感慨和抒发。
词中描绘的“风猎乱香如扫”的景象,可能反映了词人内心的纷扰和不安,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世事无常、人生若梦的深刻体悟。这种情境下的创作,往往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情感表达。
总之,了解一首词的创作背景需要综合考虑词人的生平经历、时代背景以及词作本身的内容和情感表达等方面。
相关诗词
-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一抹斜阳沙觜,几点闲鸥草际,乌榜小渔舟,摇过半江秋水。
风起,风起,棹入白苹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