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诸公射於城北书壁二首》
尘我玉蟾蜍,弦君金仆姑。 分曹双壁立,中巂万人呼。 壮岁功名地,从渠山泽儒。 他年玉音问,册府起孙吴。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让我们一步步来赏析。
首联“尘我玉蟾蜍,弦君金仆姑”,以玉蟾蜍与金仆姑为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诗人与友人的英勇形象和高洁品质。玉蟾蜍,古代常用作佩饰,象征清贵;金仆姑,则是古代的一种强弓,象征英勇善战。诗人以此比喻自己与友人,展现出他们的豪情壮志。
颔联“分曹双壁立,中巂万人呼”,进一步描绘了壮观的战斗场面。诗人与友人分曹而立,如双壁耸立,共同抵御敌人。“中巂万人呼”,以象征性的语言表现出战斗的激烈和士兵们的英勇。
颈联“壮岁功名地,从渠山泽儒”,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的追求和从山泽儒者转型为英勇战士的决心。诗人认为,正是壮年时期,应该追求功名,不再沉溺于山泽儒者的生活。
尾联“他年玉音问,册府起孙吴”,以孙吴起事,预示未来诗人与友人将建立不朽的功勋。“玉音问”三字,表现出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和期待。
总体来说,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英勇形象,表达了他们对于功名的追求和未来的信心。诗歌语言生动,意象丰富,充满了豪情壮志。
|
创作背景
《观诸公射於城北书壁二首》是宋朝诗人陈造创作的一组诗。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城北观看诸公射箭的场景。通过分析诗歌内容,我们可以推测一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1. 社交活动:诗人陈造可能与一些友人或同僚在城北进行了射箭活动,这是一种古代的社交和娱乐方式。观看射箭的过程中,诗人感受到了场面的热烈和竞技的激烈,因此产生了创作的冲动。
2. 对英勇武艺的赞美:诗歌中可能表达了陈造对参与射箭活动的人们的英勇和武艺的赞美。通过描绘射箭的场景,诗人展示了诸公的英勇形象和精湛技艺。
综上所述,《观诸公射於城北书壁二首》的创作背景可能是基于诗人陈造观看一场射箭活动,并对参与者的英勇和技艺产生赞美之情。
相关诗词
-
登桥试长望,望极与天平。
际海蒹葭色,终朝凫雁声。
近山犹仿佛,远水忽微明。
更览诸公作,知高题柱名。
-
园旧游,因感其事,复用前韵。
万金不买青春,老来可惜欢娱地。
有时记得,江楼深夜,解鞍留寐。
兰焰喷虹,宝香薰麝,玉醅*蚁。
更谁能细说,当年风韵,江瑶柱、荔枝味。
漂泊江湖万里,渺难寻、采菱拾翠。
何心更到,折枝图上,卖花声里。
蓬鬓刁骚,角巾欹堕,枕书聊睡。
恨匆匆未办,莼鲈归棹,又秋风起。
-
楼船万艘下,钟阜一龙空。
胭脂石井犹在,移出景阳宫。
花草吴时幽径,禾黍陈家古殿,无复戍楼雄。
更道子山赋,愁杀白头翁。
记当年,南北恨,马牛风。
降幡一片飞出,难与向来同。
壁月琼枝新恨,结绮临春好梦,毕竟有时终。
莫唱后庭曲,声在泪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