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身北墙隅,幸免人所践。 苗长已过墙,入土根不浅。 叶间蕊何多,濈濈满圆茧。 此种觉尤佳,观者尽云鲜。 倾心识忠臣,卫足存古典。 作羹谅非菜,名同亦须辩。 |
| 这是一首描写墙角植物的诗,通过对植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忠诚、古典美德的赞美,同时也提醒人们对事物的认知需要更加深入,不能仅凭表面现象轻易下结论。 首句“托身北墙隅,幸免人所践”,描绘了植物生长在墙角,避免了被人践踏的命运。这里诗人以植物自喻,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卑微,但是能够避免俗世的纷扰。 接着,“苗长已过墙,入土根不浅”,描绘了植物的茁壮成长,根系深入土壤。这里诗人用“过墙”来形容植物的生命力旺盛,也暗示了植物具有顽强的生存能力。 然后,“叶间蕊何多,濈濈满圆茧”,诗人对植物的花蕊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花蕊的密集和美丽。这里的“圆茧”形象地描绘了花蕊的形状和色彩。 “此种觉尤佳,观者尽云鲜”,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植物的赞赏,认为它特别美丽,观察者也都认为它是新鲜的。这里可以看出诗人对事物的独特见解和欣赏能力。 接着,“倾心识忠臣,卫足存古典”,诗人通过比喻表达了自己对忠诚和古典美德的赞美。这里的“忠臣”和“古典”都是诗人对美好品质的象征。 最后,“作羹谅非菜,名同亦须辩”,诗人通过这句话提醒人们要对事物有深入的了解,不能仅凭名称相同就混淆事物的本质。这里的“作羹”和“菜”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用途和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墙角植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品质的赞美和对人们的提醒,具有深刻的哲理和启示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