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葵》

托身北墙隅,幸免人所践。
苗长已过墙,入土根不浅。
叶间蕊何多,濈濈满圆茧。
此种觉尤佳,观者尽云鲜。
倾心识忠臣,卫足存古典。
作羹谅非菜,名同亦须辩。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墙角植物的诗,通过对植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忠诚、古典美德的赞美,同时也提醒人们对事物的认知需要更加深入,不能仅凭表面现象轻易下结论。 首句“托身北墙隅,幸免人所践”,描绘了植物生长在墙角,避免了被人践踏的命运。这里诗人以植物自喻,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卑微,但是能够避免俗世的纷扰。 接着,“苗长已过墙,入土根不浅”,描绘了植物的茁壮成长,根系深入土壤。这里诗人用“过墙”来形容植物的生命力旺盛,也暗示了植物具有顽强的生存能力。 然后,“叶间蕊何多,濈濈满圆茧”,诗人对植物的花蕊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花蕊的密集和美丽。这里的“圆茧”形象地描绘了花蕊的形状和色彩。 “此种觉尤佳,观者尽云鲜”,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植物的赞赏,认为它特别美丽,观察者也都认为它是新鲜的。这里可以看出诗人对事物的独特见解和欣赏能力。 接着,“倾心识忠臣,卫足存古典”,诗人通过比喻表达了自己对忠诚和古典美德的赞美。这里的“忠臣”和“古典”都是诗人对美好品质的象征。 最后,“作羹谅非菜,名同亦须辩”,诗人通过这句话提醒人们要对事物有深入的了解,不能仅凭名称相同就混淆事物的本质。这里的“作羹”和“菜”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用途和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墙角植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品质的赞美和对人们的提醒,具有深刻的哲理和示意义。
创作背景
吴宽的《葵》的创作背景与古代的音乐管理机构“葵”有关。这首诗描述了园中的葵菜生长茂盛,朝露晶莹升腾的场景。吴宽通过借用“葵”的形象,表达了对音乐和谐、秩序美的赞美,同时也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因此,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涉及到古代的音乐文化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词关键字: 忠臣 观者 入土
相关诗词
  • 1
    [唐]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 2
    [元]
    乱后玄都失故基,看花诗在只堪悲。
    刘郎也是人间客,枉向东风怨兔葵。
  • 3
    [汉]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