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任太常致仕留别(五首)》
晏眠不觉过残冬,枕上哦诗仿鲍溶。 犹喜形骸从小隐,肯将名姓入斜封。 日中尘满争为市,树底阴多独课农。 应笑丁公偏差异,夜深腹上梦生松。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哲理意味的诗。从诗中的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淡定态度和隐逸情怀。
首句“晏眠不觉过残冬”,以“晏眠”二字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冬季的懒散生活状态,而“不觉过残冬”则又展示出诗人对这种生活的享受和沉浸。
次句“枕上哦诗仿鲍溶”,诗人在枕上吟诗,仿效鲍溶的风格,表现出他的诗人身份和闲适的生活情趣。
第三句“犹喜形骸从小隐”,这里的“形骸从小隐”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隐逸生活的喜爱。他隐于市井,不在于追求功名,而是享受这种平静的生活。
接着,“肯将名姓入斜封”一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淡泊态度,他不愿将自己的名字写入斜封,即不愿参与世俗的争名夺利。
然后,“日中尘满争为市,树底阴多独课农”两句,描绘了市井的喧嚣和农田的宁静,通过对比进一步突显了诗人的隐逸情怀。
最后,“应笑丁公偏差异,夜深腹上梦生松”两句,诗人以丁公的差异来反衬自己的态度,表明他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梦中依然是松树等自然景象,进一步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淡定和超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平淡自然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隐逸情怀和对生活的淡定态度,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生活哲学。
|
创作背景
吴宽的《次韵任太常致仕留别(五首)》是一组诗歌,创作背景与任太常的致仕(退休)有关。在古代,官员致仕时,同僚们往往会作诗相送,表达对其离职的感慨和对未来的祝愿。这组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通过诗歌的标题和内容,我们可以推测出,吴宽与任太常关系较好,对于任太常的致仕,吴宽深感惋惜,并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诗歌中可能涉及对任太常职场生涯的回顾、对其为人处世的赞美,以及对未来的祝愿和期待。
要了解这组诗的具体创作背景,还需深入研究相关历史文献和诗歌内容。
相关诗词
-
昭昭有唐,天俾万国。
列祖应命,四宗顺则。
申锡无疆,宗我同德。
曾孙继绪,享神配极。
三年禅社首祭地祗乐章八首”,署名“太常少卿贺知章作”。
其中第 八首《灵具醉》为源乾曜所作,不录。
-
莫嗟太常屈,便入苏门啸。
里在应未迟,勿作我身料。
轻云日下不成阴,出对流芳搅别心。
万雉城东春水阔,
千人乡北晚花深。
旧竹青青常绕宅,到时疏旷应自适。
佳期纵得上宫游,旅食还为北邙客。
路出司州胜景长,
西山翠色带清漳。
仙人矶近茱萸涧,铜雀台临野马冈。
屡道主人多爱士,何辞策马千馀里。
高谭魏国访先生,
修刺平原过内史。
一举青云在早秋,恐君从此便淹留。
有钱莫向河间用,载笔须来阙下游。
-
嵩高云日明,潘岳赋初成。
篱槿花无色,阶桐叶有声。
绛纱垂簟净,白羽拂衣轻。
鸿雁悲天远,龟鱼觉水清。
别弦添楚思,牧马动边情。
田雨农官问,林风苑吏惊。
松篁终茂盛,蓬艾自衰荣。
遥仰凭轩夕,惟应喜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