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杨铁厓墓铭后》
泰定年间名进士,会稽山下老征君。 金陵不看三秋月,玄圃长嘘五色云。 对客呼儿将铁笛,从人笑我醉红裙。 风流尽付吴淞水,还绕刘伶四尺坟。 |
作品赏析
|
这首七言律诗给人一种潇洒飘逸,放浪形骸的感觉,很有唐代名士的风度。作者描绘了一个会稽山下的老者,虽然是泰定年间的名进士,但却不拘于世俗,独享其乐。
首联“泰定年间名进士,会稽山下老征君”描绘了主人公的身份和背景。他不仅有着显赫的进士身份,而且是个在会稽山下征战的老将。这一联的对仗工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颔联“金陵不看三秋月,玄圃长嘘五色云”进一步描绘了老者的潇洒生活态度。他不羡慕金陵的繁华,而是选择在玄圃这样的仙境里,长叹于五色云之中。这一联的意象生动,表现了老者的超脱和自在。
颈联“对客呼儿将铁笛,从人笑我醉红裙”则展现了老者的生活细节。他毫不在意他人的眼光,对客呼儿,自在而为,甚至醉酒红裙,放任自我。这种不羁的生活态度,进一步表现了老者的风流和个性。
尾联“风流尽付吴淞水,还绕刘伶四尺坟”则表达了老者的超脱和豁达。他的风流韵事都随着吴淞水流逝,最后还绕着刘伶的四尺坟。这一联的意象深远,让人感到一种人生的无常和豁达。
总的来说,这首诗用生动的语言和意象,描绘了一个会稽山下的老者,他的生活态度潇洒、豁达,不拘于世俗,让人感到一种名士的风度和个性。
|
创作背景
《题杨铁厓墓铭后》是明朝文学家、书法家吴宽的一首诗。创作背景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
1. 对杨铁厓的敬仰:吴宽对元代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杨维桢(号铁厓)的文学艺术成就和人格魅力深感敬仰。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杨铁厓的怀念和赞美,对杨铁厓的才华和人品给予了高度评价。
2. 对历史的感慨:吴宽在诗中不仅表达了对杨铁厓个人的敬仰,还通过对杨铁厓生平的描述,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他借古讽今,通过缅怀先人,抒发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忧虑。
综上所述,《题杨铁厓墓铭后》的创作背景主要是吴宽对杨铁厓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感慨。
相关诗词
-
旂旐晨趋十万军,卫青幕府事纷纷。
卧龙不远沧溟窟,走马来看馆阁文。
春过名山花乱落,雨晴飞瀑路难分。
先生高伴洪厓啸,独向溪边望白云。
-
画堂烛影摇春红,锦衣公子新乘龙。
朱弦初障黄蜂蜡,弹破桃花红指甲。
玉脂泣釜鸣雁烹,鹿臡马乳开瓶罂。
众宾笑接杯流行,春风吹动双垂缨。
哀弦要眇惊促柱,短曲新歌送宾主。
拍手催欢小娃舞,偷看梨花带春雨。
-
太白入月月欲颓,胡风吹度白龙堆。
血函模糊截仇首,半腕刳作玻璃杯。
目眦生红酒微缬,戎王胸堂沃焦热。
青毡帐下唱胡歌,三十六国皆胆裂。
金篦搅红红欲凝,脑中犹作铜龙声。
千年古恨恨未平,怨魄飞作精卫精。
君不见漆身复仇仇未复,地下义人吞炭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