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长芦寺二首》

昔年望长芦,去江逾百步。
垣宇呀已缺,浮图欹欲仆。
僧徒噬肯留,日有沉溺惧。
重来舒望眼,佛刹非故处。
安众得亢爽,定迁酬夙素。
似闻瓶锡侣,复作醯蚋聚。
居人祷蚕麦,行客乞泉布。
营者肆夸侈,施者不顾虑。
百堵焕金碧,奚翅复其故。
往往豪儁人,四壁有未具。
彼徒创寺意,取镇湍涛怒。
向来梵呗所,倏为蛟螭据。
在己不自保,诱俗说依恬。
波流置不省,此理吾未谕。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长芦寺的景象,通过寺庙的破败、僧侣的困扰、居民的祈祷和行客的乞求等细节,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联“昔年望长芦,去江逾百步。”描绘了作者过去看到的长芦寺,离江边有百步之遥。颔联“垣宇呀已缺,浮图欹欲仆。”描绘了寺庙的破败景象,墙垣已经残缺不全,佛塔也倾斜欲倒。这些描绘细节生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颈联“僧徒噬肯留,日有沉溺惧。”描述了僧侣们的困扰和恐惧,他们担心寺庙的沉沦和没落。这一联通过对僧侣的内心描绘,进一步展现了寺庙的破败和荒凉。 接下来,诗人再次来到长芦寺,发现寺庙已经不再是过去的样子。新的寺庙建筑高耸,定迁之后酬谢了过去的愿望。但是,这里仍然聚集着一些僧侣,他们向行人乞求施舍。这些描绘细致入微,生动地展现了寺庙的现状和僧侣们的生活状态。 然后,诗人通过对比豪儁人和僧侣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世俗纷扰和追求物质享受的感慨。他指出,豪儁人虽然拥有豪华住宅,但是内心却缺乏真正的安宁和满足。而僧侣们虽然生活简朴,但是内心却充满了宁静和祥和。 最后,诗人通过长芦寺的创建和镇压波涛的意象,表达了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他指出,长芦寺的创建是为了镇压波涛的愤怒,但是现在却已经被蛟螭所占据。这种变化无常的现象,让人不禁感叹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难料。 整首诗通过对长芦寺的景象和僧侣的生活状态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和思考。诗歌语言生动、意境深远,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创作背景
陈造的《长芦寺二首》是在游览长芦寺时有感而发创作的诗歌。他在游览过程中,被长芦寺的美景和历史所感动,因此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具体的创作背景可以参考诗歌的内容以及陈造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来进行理解。
诗词关键字: 僧徒 波流 望眼
相关诗词
  • 1
    [唐]
    其一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胡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 2
    [唐]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 3
    [唐]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