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珵西湖十洲·松岛》
亭亭古干对沧浪,雨洗风飘老吹香。 晚岁何人同寂寞,水西我有读书堂。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以树为咏物对象的诗,描绘了一棵高耸入云的古树,屹立在沧浪江畔,经历了风雨的洗礼,依然飘香。晚年时节,诗人与树同为寂寞,在水西的读书堂前静静守望。
首句“亭亭古干对沧浪”,用“亭亭”形容古树高耸入云,用“古干”描绘树的苍老,一个“对”字将树与沧浪江并列,给人一种树与江相互守望的感觉。这句诗从整体上勾勒出了古树的形态和位置。
次句“雨洗风飘老吹香”,用“雨洗”形容古树经历的风雨历程,用“风飘”描绘树的枝叶在风中摇曳的姿态,用“老吹香”形容树虽然苍老,但依然飘香。这句诗通过细节描写,进一步刻画了古树的形象和特性。
末两句“晚岁何人同寂寞,水西我有读书堂”,将诗人自己的情感与古树相联系,用“晚岁”形容诗人自己的晚年,用“何人同寂寞”表达诗人与古树同样孤独的境遇,用“水西我有读书堂”表示诗人在水西的读书堂前与古树相守。
整首诗通过对古树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借古树抒发了诗人晚年孤独的感慨。诗的意境深远,语言凝练,是一首咏物抒怀的佳作。
|
创作背景
《和刘珵西湖十洲·松岛》是宋朝诗人舒坦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和西湖的十景之一“松岛”有关。西湖的“十洲”是西湖的十景,而“松岛”则是其中之一,以其苍松翠柏和幽静的环境著称。
舒坦在游览西湖,特别是在松岛时,被其美景所吸引,因此创作了这首诗。同时,诗中和刘珵的互动,也可能暗示着舒坦与刘珵之间有着一定的交往或诗词酬唱的关系,这也是一种常见的诗歌创作背景。
然而,具体的创作背景需要参考相关的历史文献和诗歌解读,如果有更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可能会发现更多的背景信息。
相关诗词
-
滕王阁畔斗星傍,此处幽人構草堂。
鹤散窗含松岛露,客来衣带橘洲香。
诏旌门第殊恩沛,教被乡闾益讼藏。
小圃花时三径雪,朝昏谁共对琴觞。
-
一湾三百岛,岛岛锁春烟。
碧浪连沧海,横云遮远帆。
松涛香雨后,鸥影乱风前。
未敢题只字,芭蕉尊自然。
-
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场。
卢橘子低山雨重,栟榈叶战水风凉。
烟波澹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
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