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韦太守》

四明山水东南表,海鳌背上三仙岛。
丽谯高逼斗牛寒,一曲梅花万家晓。
太守文章建安骨,爽气冷侵寒月窟。
雌堂水洗火符空,明光却拥荷囊笏。
有客醉园双鬓老,宦情文意如秋草。
紫云梦断玉龙飞,年年送客西城道。
曾是野亭同问柳,绮裘纱帽金船酒。
长安宫阙九天边。
肯为江蓠回首否。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四明山的美丽景色,以及太守的文采风骨。诗人以醉客的身份,表达了对于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的感慨。 首联“四明山水东南表,海鳌背上三仙岛。”描绘了四明山的地理位置和壮丽的景色,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颔联“丽谯高逼斗牛寒,一曲梅花万家晓。”则通过描写建筑物和梅花,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 颈联“太守文章建安骨,爽气冷侵寒月窟。”则通过赞美太守的文采风骨,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化人才的敬仰。而“雌堂水洗火符空,明光却拥荷囊笏。”则进一步描写了太守的威严和风采。 接着,诗人以醉客的身份表达了自己对于仕途和人生的感慨。“有客醉园双鬓老,宦情文意如秋草。”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和人生的淡漠和无奈。而“紫云梦断玉龙飞,年年送客西城道。”则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慨。 最后,诗人回忆往事,表达了对于旧友的思念之情。“曾是野亭同问柳,绮裘纱帽金船酒。”描绘了诗人与旧友在一起的美好时光。而“长安宫阙九天边,肯为江蓠回首否。”则通过对比长安和四明山,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的眷恋和思念。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慨和思念之情。
创作背景
《送韦太守》是宋朝诗人舒坦的一首诗。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韦太守的离职:诗题为《送韦太守》,说明这首诗是舒坦为送别韦太守而写的。韦太守即将离职,这引发了舒坦的创作冲动,他通过诗歌来表达送别之情。 2. 舒坦与韦太守的交往:舒坦与韦太守可能有一定的交往或友情,因此在他离职时,舒坦写下此诗来表达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祝福。 3. 宋朝的社会背景:宋朝时期,诗词成为文人雅士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重要载体。舒坦作为当时的文人,通过诗歌创作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也是符合时代背景的。 综上所述,《送韦太守》的创作背景可能是舒坦为送别即将离职的韦太守,结合他们之间的交往和友情,以及宋朝的社会文化背景而写下的。
诗词关键字: 江蓠 纱帽 爽气
相关诗词
  • 1
    [唐]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 2
    [唐]
    我在河东时,使往定襄里。
    定襄诸小儿,争讼纷城市。
    长老莫敢言,太守不能理。
    谤书盈几案,文墨相填委。
    牵引肆中翁,追呼田家子。
    我来折此狱,五听辨疑似。
    小大必以情,未尝施鞭箠。
    是时三月暮,遍野农桑起。
    里巷鸣春鸠,田园引流水。
    此乡多杂俗,戎夏殊音旨。
    顾问边塞人,劳情曷云已。
  • 3
    [唐]
    寂寂讼庭幽,森森戟户秋。
    山光隐危堞,湖色上高楼。
    禹穴探书罢,天台作赋游。
    云浮将越客,岁晚共淹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