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赞崇禧丈室二仙图》

鹿皮槲叶,容颜枯槁。
于巾白袍,飘然气貌。
不同者形,所同者道。
金丹一丸,天地同老。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身着鹿皮、槲叶的隐士形象,虽然容颜枯槁,但是飘然的气貌却显露出他与众不同的精神风貌。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于道的追求,认为虽然形体各异,但是道却是相同的。最后的“金丹一丸,天地同老”则表达了诗人修炼金丹,期望能与天地同寿的愿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隐士形象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修炼和道的理解。
创作背景
《赞崇禧丈室二仙图》是宋朝诗人张榘的诗作。诗歌的创作背景通常与诗人的生活经历、社会环境和历史文化等密切相关。然而,由于历史资料的匮乏,我们无法确定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不过,我们可以尝试从诗歌的内容和风格来推测一些可能的背景信息。 在这首诗中,张榘描绘了一幅二仙图的景象,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仙人的赞美。这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追求长生不老、超脱尘世的思潮。同时,诗歌中也可能寓含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寻求精神寄托的情感。 总之,对于《赞崇禧丈室二仙图》的创作背景,我们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了解,才能得出更为准确的结论。
诗词关键字: 鹿皮 枯槁 白袍
相关诗词
  • 1
    [当代]
    子房志亡秦,曾进桥下履。
    佐汉开鸿举,屹然天一柱。
    要伴赤松游,功成拂衣去。
    异人与异书,造物不轻付。
    重阳起全真,高视仍阔步。
    矫矫英雄姿,乘时或割据。
    妄迹复知非,收心活死墓。
    人传入道初,二仙此相遇。
    於今终南下,殿阁凌烟雾。
  • 2
    [明]
    二仙坊里张员外,头白相逢只论诗。
    今日过门人不见,小楼春雨燕归迟。
  • 3
    [明]
    十二仙人控紫鸾,顶门一去不曾还。
    当时鸡犬升天尽,只有浮云住世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