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灵鳗庙三首》
亘古人间蒙润泽,数泓云底贮清泠。 功将名并山无泐,道与人尊地转灵。 晓殿千家供香火,旱天万里入风霆。 谁知别有醍醐味,行路憧憧半未醒。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自然与人和谐共存,充满灵异色彩的场景。诗人以高超的技巧和深邃的意象,展现了人间受到润泽,天地之间充满清灵的景象。
首联“亘古人间蒙润泽,数泓云底贮清泠。”描绘了大地受到长久的润泽,云层之下藏着清凉的泉水。这一联以对仗手法,展现出诗人对自然和人类环境的细腻感受。
颔联“功将名并山无泐,道与人尊地转灵。”中,诗人通过巧妙的比喻,将功绩、名誉与山峦相提并论,意味着这些功绩和名誉如同山峰一样永恒。“道与人尊地转灵”则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道法自然,人们尊重自然,大地便充满灵气。
颈联“晓殿千家供香火,旱天万里入风霆。”诗人以晓殿千家供奉香火的场景,描绘出人们对神祇的虔诚祈求。同时,在干旱的季节,风霆万里,大自然的力量无处不在。
尾联“谁知别有醍醐味,行路憧憧半未醒。”诗人以醍醐之味为喻,暗示在这看似平凡的自然景象中,其实蕴含着深厚的哲理。然而,大部分行路匆匆的人们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他们还未醒来,还未领悟到自然的奥秘。
整首诗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自然和人文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类环境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
创作背景
《题灵鳗庙三首》是宋朝诗人舒坦创作的一组诗。这三首诗的创作背景与灵鳗庙有关。灵鳗庙可能是一个供奉灵鳗神祇或历史人物的庙宇。舒坦在游览或参拜这座庙宇时,有感而发,创作了这组诗。
在诗歌中,舒坦可能通过描绘庙宇的环境、祭祀的场景以及自己对神灵或历史人物的感想,表达了对神灵或历史人物的敬仰,同时也可能借古讽今,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隐喻或批评。
然而,由于历史资料的缺失,我们无法确定这组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如果您对这首诗感兴趣,建议您查阅相关的诗歌解读或文学研究资料,以获取更深入的了解。
相关诗词
-
招提此山顶,下界不相闻。
塔影挂清汉,钟声和白云。
观空静室掩,行道众香焚。
且驻西来驾,人天日未曛。
-
屈指数四绝,四绝中最幽。
此景冠天下,不独奇东州。
夜月透岩白,乱云和雨收。
甘泉泻山腹,圣日穿岩头。
大暑不知夏,爽气常如秋。
风高松子落,天外钟身浮。
祖师生郎石,古殿名般州。
人巧不可至,天意何所留。
老僧笑相语,兹事常穷求。
移出蓬莱岛,等吾仙子游。
-
云门入云深,树密山转幽。
谿亭脩竹里,激激玉泉流,仁智所遐想,古今为胜游。
我乘休沐至,穷览殊难周。
金碧楼殿午,寒香松桂秋。
清风动高兴,飘越不可收。
禅师索题诗,捉笔事冥搜。
欲速驰思远,顷刻历九州。
象外有真物,惝怳难为求。
徒形陈熟言,羞澀为尔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