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孟师翰凤儿花滴滴金》
彩凤与幽花,却植自形色。 命名取肖似,造化何容力。 丹穴呈九苞,夜梦或吐白。 未若秋中芳,荣悴了无迹。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彩凤与幽花,两者各有其独特的色彩和形态。诗人赞美它们的美丽,同时又感叹自然之力的伟大。
“彩凤与幽花,却植自形色”描绘了彩凤和幽花各自独特的色彩和形态,彩凤羽毛五彩斑斓,幽花颜色深沉幽雅,两者相互映衬,显得更加美丽。
“命名取肖似,造化何容力”说明了它们的名字与它们的形态相似,这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认为自然之力是不可抗拒的。
“丹穴呈九苞,夜梦或吐白”进一步描绘了彩凤的美丽,丹穴中的彩凤展现出九种颜色的羽毛,夜晚的梦中甚至会吐出白色的光芒。
“未若秋中芳,荣悴了无迹”则表达了诗人对幽花的感叹,虽然幽花在秋天中盛开,但它们的盛衰却似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让人感叹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整首诗通过对彩凤和幽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对生命的敬畏和思考。
|
创作背景
《次韵孟师翰凤儿花滴滴金》是宋朝诗人张榘的诗作。为了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我们首先要分析诗题和作者。
1. **诗题解析**:诗题《次韵孟师翰凤儿花滴滴金》中,“次韵”表示这首诗是依照别人诗作的韵脚和次序来创作的,这是对原作的一种和诗方式。“孟师翰”可能是原诗作者的名字。“凤儿花滴滴金”则描述了某种花卉或景象,可能是原诗中的主题。
2. **作者背景**:张榘是宋朝的诗人,他的诗歌多涉及自然风光、人生感慨等。
结合以上信息,我们可以推测:张榘在阅读了孟师翰的某首诗后,深受启发或感触,于是决定依据孟诗的韵脚和次序,创作一首和诗,来表达自己对“凤儿花滴滴金”这一景象或事物的看法和情感。
至于具体的创作背景,如是否是在特定的时节、场合或心境下创作,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史料来确认。
相关诗词
-
秋风一何厉,吹尽山中绿。
可怜凌云条,化为樵夫束。
凛然造物意,岂复私一木。
置身有得地,不问直与曲。
青松未必贵,枯榆还自足。
纷然落叶下,萧条愧华屋。
-
盛衰日相寻,循环何曾歇。
攀条揽柔荑,回首惊脱叶。
绿槐阴最厚,零落今存荚。
千林一枯槁,平地三尺雪。
草木何足道,盈虚视新月。
微阳起泉下,生意未应绝。
-
故园今何有,犹有百竿竹。
春雷起新萌,不放牛羊触。
虽无朱栏拥,不见红尘辱。
清风时一过,交戛响鸣玉。
渊明避纷乱,归嗅东篱菊。
嗟我独何为,弃此北窗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