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和澄斋刘制干过芜湖渭阳宅有感韵》

兴言陟屺驻征艎,丘水依然亦故乡。
萱草梦寒诗思远,梅花月冷角声长。
暂辞小隐从三聘,况值清时已一阳。
朝籍渐通恩数洽,会看梧槚发幽光。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思乡感怀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首联“兴言陟屺驻征艎,丘水依然亦故乡。”描绘了诗人登上高处,远望故乡的山水,勾起了思乡之情。“陟屺”二字表现了诗人攀登高峰的艰辛,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忧虑和不安。 颔联“萱草梦寒诗思远,梅花月冷角声长。”通过描绘萱草和梅花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梦寒”二字表现了诗人梦境中的寒冷和孤独,也暗示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深。 颈联“暂辞小隐从三聘,况值清时已一阳。”描述了诗人因为受到皇帝的征召,不得不暂时离开自己的隐居生活。同时,他也感叹时光流逝,岁月不居。 尾联“朝籍渐通恩数洽,会看梧槚发幽光。”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态度。他相信随着自己的努力和朝廷的赏识,自己的未来将会更加光明。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同时,诗人的用词简练生动,语言流畅自然,展现了其高超的诗歌才华。
创作背景
《和澄斋刘制干过芜湖渭阳宅有感韵》是宋代诗人张榘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与刘制干在芜湖渭阳宅的相聚有关。他们可能在一起谈论了国家大事、人生哲理等,引发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等问题的感慨,从而创作了这首诗。 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了对于人生意义的探索和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诗中也可能蕴含着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于未来的期许。 以上内容仅为网络搜索结果,具体创作背景需要参考更多的文献资料和历史背景,才能得出更为准确的答案。
诗词关键字: 幽光 萱草 梅花
相关诗词
  • 1
    [唐]
    忧来思远望,高处殊非惬。
    夜露湿苍山,秋陂满黄叶。
    人随雁迢递,栈与云重叠。
    骨肉暂分离,形神遂疲苶。
    红旌渭阳骑,几日劳登涉。
    蜀道蔼松筠,巴江盛舟楫。
    小生即何限,简诲偏盈箧。
    旧恨尚填膺,新悲复萦睫。
    因求种瓜利,自喜归耕捷。
    井臼赖依邻,儿童亦胜汲。
    尘容不在照,雪鬓那堪镊。
    唯有餐霞心,知夫与天接。
  • 2
    [宋]
    春入渭阳花气多。
    春归时节自清和。
    冲晓雾,弄沧波。
    载与俱归又若何。
  • 3
    [明]
    多情为我谢彭郎,采石江深似渭阳。
    相聚六年如梦过,不如昨夜一更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