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次韵张秀才题汪叔量挹秀亭》

清江如玦如环,主人胸次自江山。
寰中秀气困豪取,著亭杳霭空蒙间。
碧浪明边帆影远,暖风香里林花晚。
市声隐地了不闻,贪看霏烟抹层巘。
青山隐吏须已霜,带宽未用怜东阳。
每来亭上小箕踞,傲睨山色挹江光。
一樽从君多暇日,更诵清诗绿人发。
绝胜九衢尘雾中,金印累累客牢石。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山美景和诗人豪情壮志的诗。首联“清江如玦如环,主人胸次自江山”描绘了清江如玉环般的美丽,而主人的胸怀就像江山一样宽广。颔联“寰中秀气困豪取,著亭杳霭空蒙间”则表现了诗人豪情壮志,以豪迈的气势摄取了天地间的秀美之气,建造了亭子在云雾缭绕之间。颈联“碧浪明边帆影远,暖风香里林花晚”进一步描绘了江景的美丽,清澈的江水边帆影远远望去,暖风送来花香,树林中的花儿在夜晚开放。尾联“市声隐地了不闻,贪看霏烟抹层巘”则表现了诗人沉醉于自然美景之中,忘却了城市的喧嚣,贪婪地观看着烟雨朦胧的山峦。 整首诗意境开阔,语言生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胸怀大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诗人将江山美景和内心感受融为一体,使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也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创作背景
《次韵张秀才题汪叔量挹秀亭》是宋朝诗人陈造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 1. 地理环境:诗中的“挹秀亭”是汪叔量的一处园林或宅院中的景点,环境优美,有山有水,景色秀丽。这样的地理环境为诗人提供了创作的灵感,也成为了诗歌中的主要描绘对象。 2. 人际交往:诗中的“张秀才”是陈造的朋友,他可能在游览汪叔量的挹秀亭后有所感,写下了一首诗。陈造在看到张秀才的诗后,便以同样的韵脚和主题作了这首和诗,即“次韵”。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是基于优美的地理环境和诗人间的人际交往。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诗歌鉴赏辞典获取更多信息。
诗词关键字: 箕踞 尘雾 帆影
相关诗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