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留赠老僧》

闻师日静坐,烦恼静中除。
燕子邻家去,僧雏别院居。
岭云归复尽,山果落将疏。
犹有相关事,溪头值老渔。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而富含哲理的诗,通过描绘师日静坐的场景,表达了烦恼消除、内心宁静的主题。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闻师日静坐,烦恼静中除”直接点题,通过“闻师日静坐”的描述,展现了一个宁静的画面,而“烦恼静中除”则表达了通过静坐修行,烦恼被逐渐消除的过程。这里既展现了作者对修行的理解,也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燕子邻家去,僧雏别院居”通过对燕子和僧雏的描述,进一步渲染了宁静的氛围。燕子飞往邻家,僧雏在别院居住,这种平常的生活景象,给人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使人更加向往那种远离喧嚣、内心宁静的生活。 然后,“岭云归复尽,山果落将疏”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形象地展现了时间的推移和季节的变化。岭上的云起起伏伏,最终消散,山上的果实也逐渐落尽。这种描绘既富有美感,又寓含了作者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最后,“犹有相关事,溪头值老渔”两句,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溪头的老渔夫。这个老渔夫的存在,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和广阔。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中的各种人和事的包容和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具体的描绘,展现了师日静坐的场景,表达了消除烦恼、向往宁静生活的主题。同时,通过自然景象和人物的描绘,使得整首诗意境深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创作背景
《留赠老僧》是明朝文人吴梦旸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作者拜访一位老僧有关。在与老僧交谈的过程中,作者感受到了老僧的宁静、淡泊与睿智,因此产生了创作此诗的灵感。 通过这首诗,作者表达了对老僧高尚品性的赞美,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对世事人生的领悟。在诗中,作者运用了许多意象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意境深远,寓意深刻。 总之,《留赠老僧》的创作背景源于作者与老僧的一次交往经历,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世事的感悟。
诗词关键字: 山果 别院 静坐
相关诗词
  • 1
    [唐]
    衔命将辞国,非才忝侍臣。
    天中恋明主,海外忆慈亲。
    伏奏违金阙,騑骖去玉津。
    蓬莱乡路远,若木故园林。
    西望怀恩日,东归感义辰。
    平生一宝剑,留赠结交人。
  • 2
    [唐]
    壁古字未灭,声长响不绝。
    蕙质本如云,松心应耐雪。
    耿耿离幽谷,悠悠望瓯越。
    杞妇哭夫时,城崩无此说。
  • 3
    [元]
    邂逅梁园对榻眠。
    旧游回首一凄然。
    当时好客谁为最,李赵风流两谪仙。
    居接栋,稼邻田。
    与君诗酒度残年。
    飘零南北如相避,开岁还分陇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