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江上》
卸帆今夜泊洲渚,飒飒凉风起绿蘋。 月底扣舷惊水鸟,船头打鼓赛江神。 青青芳草悲游子,落落浮云识故人。 我亦少年淹泊旅,聊将浊酒慰情亲。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景色的诗歌。首先,整体上看,诗的主题明确,聚焦在泊舟的游子之情,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感触上。通过运用丰富而生动的意象,诗人成功地描绘出了一幅夜晚江边泊舟的图景,并表达出了他独自在外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接下来,从细节上分析,诗歌的开篇“卸帆今夜泊洲渚,飒飒凉风起绿蘋。”通过“卸帆”和“泊洲渚”描绘出了船只停泊的景象,而“飒飒凉风”和“起绿蘋”则让读者感受到了江边的凉爽和生机。这两句诗既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敏锐观察,也引出了他独自在外的孤独感。
然后,“月底扣舷惊水鸟,船头打鼓赛江神。”通过“扣舷”和“打鼓”的动作,以及“惊水鸟”和“赛江神”的效果,生动地描绘了江边夜晚的热闹和活力。这两句诗中的动感和声音元素,有效地增强了整首诗的画面感和韵律感。
接着,“青青芳草悲游子,落落浮云识故人。”通过“青青芳草”和“落落浮云”的意象,诗人表达了他对故乡和旧友的思念。这里的“悲游子”和“识故人”直接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最后,“我亦少年淹泊旅,聊将浊酒慰情亲。”作为诗歌的结尾,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自我认知和慰藉。他也是年轻的游子,只能用浊酒来安慰自己的情感。这里的“淹泊旅”和“慰情亲”有效地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和情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情的表达,成功地描绘了江边夜晚的景色,并传达出了诗人独自在外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
创作背景
陈汝言的《泊江上》的创作背景与明朝时期的社会环境和作者的个人经历有关。明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民不聊生。陈汝言作为一位文人,对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感受。他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判。
《泊江上》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江上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江山易主、国家兴衰的感慨,同时也抒发了对人生无常和离愁别绪的悲叹。诗中的意象和意境,都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综上所述,陈汝言的《泊江上》的创作背景与明朝时期的社会环境和作者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和表达。
相关诗词
-
园旧游,因感其事,复用前韵。
万金不买青春,老来可惜欢娱地。
有时记得,江楼深夜,解鞍留寐。
兰焰喷虹,宝香薰麝,玉醅*蚁。
更谁能细说,当年风韵,江瑶柱、荔枝味。
漂泊江湖万里,渺难寻、采菱拾翠。
何心更到,折枝图上,卖花声里。
蓬鬓刁骚,角巾欹堕,枕书聊睡。
恨匆匆未办,莼鲈归棹,又秋风起。
-
江心系缆芦花渚,豚拜石尤燕作雨。
网玳钩贝客此湾,采菱拾芡郎何处。
隔江渔火点流萤,参差邻舟烟共语。
银涛拍枕梦骑鳌,胯下蓬莱欲轩举。
圣臣但攀若木枝,仙吏急索扶桑父。
两炬鸡犀代烛龙,溯流犁扶夜明府。
道士潜译火龙经,泾畔尺书传贵主。
乍闻风鬓牧雷霆,洞庭测怆钱唐去。
天门直者不可通,予为排闼致帝所。
遂命天工下沅湘,重补鹤楼提玉斧。
太白酒星抗手过,共踏芳洲和鹦鹉。
君著宫锦我绮裘,却泛秦淮访参虎。
咳唾六朝小晋吴,眼界金陵开万古
-
日落草木阴,舟徒泊江汜。
苍茫万象开,合沓闻风水。
洄沿值渔翁,窈窕逢樵子。
云开天宇静,月明照万里。
早雁湖上飞,晨钟海边起。
独坐嗟远游,登岸望孤洲。
零落星欲尽,朣胧气渐收。
行藏空自秉,智识仍未周。
伍胥既仗剑,范蠡亦乘流。
歌竟鼓楫去,三江多客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