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红消梅雨润》
红消梅雨润。 正榴花照眼,荷香成阵。 炉薰炷芳烬。 记于门今日,长庚占庆。 文摛艳锦。 笑班扬、用字未稳。 果青云、快上黄扉,地誉高英俊。
名盛。 都期持橐,却借乘轺,布宣宽政。 除书已进。 归宠异,侍严近。 且金船满酌,云翘低祝,比椿龄更永。 任月斜、未放笙歌,翠桐转影。 |
作品赏析
|
这首词充满喜庆色彩,描绘了夏日景致并庆贺某人得官荣归。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给人以视觉、听觉和嗅觉上的美感享受。同时,词中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得官荣归的祝愿和赞美,展现了友情和人性之美。
具体来说,上片描绘了夏日的景象,如“红消梅雨润”、“榴花照眼”、“荷香成阵”等,形象生动,给人以美的感受。接着用“炉薰炷芳烬”来营造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然后通过“记于门今日,长庚占庆”点明庆贺的主题,并用“文摛艳锦”等词语赞美友人的才华和荣耀。
下片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得官的祝贺和赞美,用“都期持橐”、“布宣宽政”等词语描绘友人为官的形象。然后用“除书已进”、“归宠异”等词语说明友人已经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最后用“金船满酌”、“云翘低祝”等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祝愿和赞美,展现了友情和人性之美。
总体来说,这首词意象丰富、描绘生动、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美的庆贺词。
|
创作背景
《瑞鹤仙·红消梅雨润》是宋代词人王千秋创作的一首词,具体的创作背景已无从考证。但是,可以通过词中所描绘的景象和情感,结合宋代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行一些推测。
首先,从词中描绘的景象来看,词中提到了“梅雨润”、“蕉叶怨”、“荷风举”等,可以推断这首词写的是江南梅雨季节的景色,充满了湿润、幽怨和凄美的氛围。这种景象很可能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
其次,从情感方面来看,词中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忧虑和不安。这种情感可能与作者当时的生活经历和社会环境有关。
综上所述,虽然无法确定《瑞鹤仙·红消梅雨润》的具体创作背景,但可以通过词中的景象和情感,进行一些合理的推测。
相关诗词
-
雁霜寒透,正月云轻,嫩冰犹薄。
溪奁照梳掠,想含香弄粉,靓妆难学。
玉肌瘦弱,更重重龙绡衬著,倚东风,一笑嫣然,转盼万花羞落。
寂寞家山何在,雪後园林,水边楼阁。
瑶池旧约,麟鸿更仗谁托。
粉蝶儿只解寻花觅柳,开遍南枝未觉。
但伤心,冷淡黄昏,数声画角。
-
晓溪烟曳缕。
乍润入芳草,东风吹雨。
桃花破冰渚。
看葡萄东涨,孤舟掀舞。
沿吴溯楚。
记孤烟、相对夜语。
到而今醉里,听打小窗,梦随双橹。
羁旅馀生飘荡,地角天涯,故人何许。
离肠最苦。
思君意,渺南浦。
会收身却向,小山丛桂,重寻林下旧侣。
把千岩万壑云霞,暮年占取。
-
晓窗寒气峭。
问小槽滴後,真珠多少。
博山寿烟袅。
向百花头上,梅花开了。
金尊频倒。
甚坐间、犹恨杯小。
记去年今日,大家同庆,太平佳兆。
堪笑。
浮云世事,流水生涯,南柯梦觉。
风光正好。
欲退时、何似闻早。
把俗缘抛尽,逍遥林下,青松长伴难老。
与鹤鸣立个家风,作千年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