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脱落黄祊帖,按辞大令书。 稍作兰亭面,七美谅非虚。 或讶缺勿毁,或疑集悲夫。 考真固云癖,订伪亦以愚。 第观竁中藏,清玩唯研壶。 晋人擅风流,宜与后世殊。 所惜尚言数,卜年八百馀。 贞石久且泐,双松当几枯。 片砖曷未化,逮兹厄耕锄。 方其内幽镌,要以托荒墟。 孰知坐此故,反能误意如。 传世岂所幸,况遭孽韩污。 辨端更为累,但资文字娱。 陶土或若此,何为殉玉鱼。 |
| 这是一首关于古董文物的诗,诗中表达了对古物真伪、价值及传承的思考。诗人通过对古物的描写,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历史的感慨。 首句“脱落黄祊帖,按辞大令书”描绘了古物的外貌,似乎是一幅古老的书法作品。“稍作兰亭面,七美谅非虚”则表现了古物之美,堪比兰亭集序。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古物真伪的疑惑,以及对考证真伪的痴迷。 “考真固云癖,订伪亦以愚”一句体现了诗人对古物考证的执着,即使是愚蠢的行为也要去尝试。然后诗人通过对古物来源的描绘,表达了古物历经沧桑的历史。 “晋人擅风流,宜与后世殊”一句,体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古今之间的差异。接着诗人又表达了对古物传承的惋惜,认为古物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的艺术性,更在于它的历史价值。 最后几句则体现了诗人对古物被毁、被误解的悲痛,同时也表达了对伪造古物的斥责。整首诗通过对古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文化遗产的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意境深远,文字优美,通过对古物的描写展示了诗人的文化底蕴和对历史的感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