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
二月东风始见梅,山童折得数枝来。 铜瓶棐几修清供,香鼎中间易卷开。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二月的东风带来了梅花的绽放,山间儿童折下几枝梅花送到诗人手中的情景。诗人将梅花插入铜瓶,放置在几案上,作为清雅的供品,使得香气在香鼎中弥漫开来。
整首诗意境优美,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梅花绽放的美丽景象,以及人们对梅花的喜爱和珍视。同时,通过“山童折得”的描述,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
在修辞手法方面,诗人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例如,“铜瓶棐几修清供”一句,将梅花与铜瓶、几案相结合,形象地表现了清供的场景,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人的感受。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梅花和清供的描绘,表现了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感染力。
|
创作背景
**宋朝诗人舒岳祥的《即事》创作背景可能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和个人经历有关**。舒岳祥生活在宋末元初,这个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他的诗歌多描写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以及他对故乡和旧时代的怀念。同时,舒岳祥的《即事》也可能受到当时哲学思想、文艺风潮等的影响。具体到《即事》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即兴而作,通过描绘眼前的事物或景象,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立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以查阅相关的诗歌鉴赏书籍或文献了解更多信息。
相关诗词
-
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
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
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
-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
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
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