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汝其通见寄》
雨后蒲芽绿满池,出门闲望莫归迟。 小娃不道人伤别,自炙银簧对月吹。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美景,并以此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小娃自娱自乐的可爱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首句“雨后蒲芽绿满池”描绘了一幅清新的雨后景象,蒲草的嫩芽在雨水滋润下迅速生长,绿满了整个池塘。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为全诗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
次句“出门闲望莫归迟”则表现了诗人的闲适心情,他走出家门,随意眺望,沉浸在周围的美景中,不知不觉中时间流逝,告诉他不要迟归。这句诗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末两句“小娃不道人伤别,自炙银簧对月吹”则以小娃为主角,展现了一幅可爱的画面。小娃不知道人们正在为离别而伤感,自顾自地用银簧(一种乐器)对着月亮吹奏。这里的“自炙银簧对月吹”表现了小娃的纯真无邪和自娱自乐的精神,同时与前面的“雨后蒲芽绿满池”形成呼应,进一步凸显了全诗宁静、和谐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小娃的描绘,展现了生活的美好和宁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向往。诗歌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使读者感受到生活的温馨和美好。
|
创作背景
《和汝其通见寄》是明朝诗人史鉴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主要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首先,从史鉴的生平来看,他生活在明朝中期,虽然才华横溢,但却多次科举不中,一生布衣,这使得他对人生和社会有着独特的感悟和思考。其次,从诗歌的内容来看,史鉴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友人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综合来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史鉴基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思考。
相关诗词
-
挥手从兹去。
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
知误会前番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
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凭割断愁丝恨缕。
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象台风扫寰宇。
重比翼,和云翥。
-
残照关河秋欲暮。
扶病香车,翠袖沾霜露。
冰雪更愁西去路,寒沙尽处山无数。
解系游骢留客住。
门外垂杨,终是多情树。
夜半罗帷遮密语,相怜只有侬和汝。
-
绿树阴阴晴昼午。
过了残春,红萼谁为主?
宛转花旖勤拥护,帘前错唤金鹦鹉。
回首行云迷洞户。
不道今朝,还比前朝苦。
百草千花羞看取,相思只有侬和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