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寄子堂》

不践山中约,时时梦见之。
况当春雨夜,正作韭虀思。
种菊秋堪撷,诛茅冬未迟。
人生难自料,身后要名垂。
作品赏析
首联“不践山中约,时时梦见之”,不写自己未能赴约,而写对方不践约,这样从对方入笔,翻出一层意思,不仅显得曲折,而且更能见出思念之切。诗人由于不能赴约,在梦中经常梦见这位友人。能时时梦见友人,可见诗人与友人情谊之深,思念之切。这两句不直说自己未能赴约、相见而思念友人之情,而是从对方着笔,这种翻出一层的写法既显得委婉含蓄,又使人感到新颖别致。 颔联“况当春雨夜,正作韭虀思”,以“春雨夜”点出气候特点,烘托出一种温暖的氛围。在这种环境中,诗人想起了友人正在家中烹制韭菜拌虀酱的美食。这里用“韭虀”这种具有典型意义的食物来暗示友人的贫寒生活,显得含蓄而又贴切。同时,“韭虀思”又暗扣首联的“梦见之”,使全诗在结构上显得更为紧密。 颈联“种菊秋堪撷,诛茅冬未迟”,由想象友人的生活境况而联想到自己的隐居生活,表示要与友人一起种菊、诛茅,过着隐居生活。这里用“种菊”和“诛茅”这两个动作来表示自己的归隐之志,显得含蓄而又自然。 尾联“人生难自料,身后要名垂”,表示人生的前途难以预料,但自己身后一定要留下名声。这里既表达了诗人的豁达胸怀和高远志向,也暗含了对友人的鼓励和期望。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委婉含蓄的笔触和新颖别致的构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归隐之志,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创作背景
**《寄子堂》是宋朝诗人舒岳祥的一首诗,创作背景主要与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舒岳祥生活在宋末元初,社会动荡,他的诗歌多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生活的感慨。而《寄子堂》这首诗,从诗题来看,可能是寄给他的儿子或者友人的作品,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关怀。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需要结合诗的内容和舒岳祥的生平经历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诗词关键字: 梦见 人生
相关诗词
  • 1
    [唐]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 2
    [唐]
    江南江北愁望,相思相忆空吟。
    鸳鸯暖卧沙浦,鸂鶒闲飞橘林。
    烟里歌声隐隐,渡头月色沈沈。
    含情咫尺千里,况听家家远砧。
  • 3
    [唐]
    醉别千卮不浣愁,离肠百结解无由。
    蕙兰销歇归春圃,杨柳东西绊客舟。
    聚散已悲云不定,恩情须学水长流。
    有花时节知难遇,未肯厌厌醉玉楼。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