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任所藏林逋索句图》
身后不遗封禅藁,吟梅全是自题真。 画工岂识凌云意,童子趋炎鹤附人。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诗,通过描绘身后不留封禅草稿,吟咏梅花都是自我表达真情,画工无法理解凌云之意,童子追求炎热、鹤依附人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价值的淡漠,对于自然和真实情感的崇尚,以及才华被世俗所忽视的愤懑。
首句“身后不遗封禅藁”展示了诗人不看重权力、地位等世俗价值的态度。“封禅”在古代是指帝王祭祀天地的大典,而“藁”则是草稿的意思。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并不在意权力地位的象征,身后并不留下封禅的草稿,体现了其超脱世俗的价值观。
次句“吟梅全是自题真”描绘了诗人吟咏梅花,表达真情实感的场景。梅花在寒冬中傲立,寓意着坚韧不屈的品质。诗人通过吟咏梅花,展现了自己对于真实、自然情感的追求。
第三句“画工岂识凌云意”中的“画工”指的是世俗的画家,而“凌云意”则表达了高耸入云、超越世俗的意境。这句话暗示了诗人的才华和追求被世俗所忽视,无法得到理解和认同。
最后一句“童子趋炎鹤附人”描绘了童子和鹤追求炎热、依附人的景象。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童子趋炎附势,鹤依附人,喻示了世俗之人追名逐利的丑态。
整首诗通过象征和暗示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价值的淡漠,对于真实、自然情感的崇尚,以及才华被世俗所忽视的愤懑,展现了其高尚的情操和独特的个性。
|
创作背景
《题王任所藏林逋索句图》是宋朝诗人舒岳祥题在王任所藏的一幅林逋索句图上的诗。这幅画描绘了林逋向友人索句的场景,而舒岳祥的诗则是对画作的赞美和评论。
创作背景方面,首先,林逋是宋代著名的隐士和诗人,他的诗歌和人格魅力深受当时人和后世的敬仰。王任收藏了这幅林逋索句图,可能也是对林逋的一种敬仰和怀念。
其次,舒岳祥作为宋代的文人,对于诗歌和艺术有着深厚的兴趣和造诣,他看到这幅画后,可能深受启发和感动,于是提笔写下了这首诗。
具体的创作背景还需要结合舒岳祥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关诗词
-
造化须臾变物华,园林无处不梅花。
三间矮屋清溪上,疑似林逋处士家。
-
高蹈遗尘蜕,含华傲素园。
璜溪频下钓,惠帐不惊猿。
养浩时清啸,忘机只寓言。
几回生蝶翅,明月在西轩。
-
十载飘零客路赊,钱塘无复睹繁华。
六桥杨柳林逋墓,一树棠梨苏小家。
山径翠舆湖上出,楼船画鼓月中挝。
如今纵有金如土,坐听荒城咽暮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