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禹畴之广东宪副任》
持节遥遥五岭行,瘴烟蛮雨避前旌。 已知吏戢无渔猎,莫倚时平弛甲兵。 诗句拟从官长学,舶船多候海风生。 隐之自是君家事,不为贪泉易此情。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写官员在遥远的五岭地区持节巡行的诗。首联“持节遥遥五岭行,瘴烟蛮雨避前旌”,描绘了诗人不畏艰难险阻,远赴五岭的坚毅形象。"瘴烟蛮雨"则描绘了五岭地区的恶劣环境,同时也暗示了此行任务的艰难。
颔联“已知吏戢无渔猎,莫倚时平弛甲兵”,表示诗人已知官员已经禁止了渔猎,呼吁不要因为时局平和而松懈武备。这体现了诗人的远见卓识和对职守的忠诚。
颈联“诗句拟从官长学,舶船多候海风生”,表达了诗人想要向官长学习的意愿,同时也描绘了海边船舶等待海风起航的景象,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的谦逊好学和期盼远航的心情。
尾联“隐之自是君家事,不为贪泉易此情”,表明保持清廉自守是君子的本分,不会因为贪欲而改变。这体现了诗人的高尚品质和坚定的道德立场。
整体而言,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艰难环境中的坚韧不屈,以及对职责和道德的坚守,展现出一种高尚、坚毅、忠诚和清廉的形象。
|
创作背景
《送吴禹畴之广东宪副任》是明朝史鉴的诗作。其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从史鉴的生平来看,他生活在明朝中期,曾历任多个官职,对政治和社会现实有深刻的理解。他的诗歌作品往往反映出对时事和民生的关切,这也为《送吴禹畴之广东宪副任》的创作提供了背景。
其次,诗歌标题中的“送吴禹畴之广东宪副任”表明这是一首送别诗,史鉴的好友吴禹畴即将赴广东担任宪副一职。宪副是明朝地方官制中的高级官职,负责辅佐宪使管理地方政务。因此,诗歌的创作背景也与吴禹畴的任职和史鉴的送别之情有关。
最后,明朝中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民生困苦。史鉴在诗歌中可能也借送别之机,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好友的勉励。
综上所述,《送吴禹畴之广东宪副任》的创作背景与史鉴的生平、送别之情以及社会现实密切相关。
相关诗词
-
莫夸骑鹤下扬州,渴慕潮汕几十秋。
得句驰书傲子女,春宵听曲在汕头。
姚黄瑰紫费评章,潮剧春花色色香。
听得汕头一夕曲,青山碧海莫相忘。
-
魁星又转作文星,玉筍班分博士清。
鼓舞辟雍群弟子,依归绛帐老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