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似琉璃底,水行空影中。 槎浮应恍惚,星会恐朦胧。 七月初七夜,一年须一逢。 经躔那有此,吾欲问天公。 |
| 这是一首描绘七夕之夜的诗,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夜空中银河的璀璨和神秘。 首联“河似琉璃底,水行空影中。”描绘了银河的形象,用琉璃比喻河底,表现出银河的清澈透明,而“水行空影中”则表现了银河在空中的流转,影像倒映其中,展现出一种空灵美。 颔联“槎浮应恍惚,星会恐朦胧。”则用“槎浮”形象地描绘了星星在银河中漂浮的景象,“恍惚”一词则表现出星星闪烁不定、模糊不清的特点。“星会恐朦胧”则表现了星星相会的情景,用“恐朦胧”表现出星星相会的难得和珍贵。 颈联“七月初七夜,一年须一逢。”点明了时间,即七夕之夜,而这个夜晚是一年中银河与星星唯一一次相遇的时刻,表现出这一时刻的特殊性。 尾联“经躔那有此,吾欲问天公。”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天文现象的疑惑和惊叹,他想向天公发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景象。 整首诗语言生动,想象丰富,通过对七夕之夜的描绘,展现了银河和星星的美丽和神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天文现象的敬畏和惊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