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为鄞江之游先寄正仲三首》
相思不在远,道地一来难。 残月中峰见,疏星半夜看。 江湖青草远,风雨小窗寒。 鄞水饶鱼米,何由得共餐。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相思之情,以及因相思而引发的对远方之人的牵挂和想念。首联“相思不在远,道地一来难”,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相思之苦,同时诉说了与对方见面的艰难。颔联“残月中峰见,疏星半夜看”,通过描绘月夜星空的景象,展现了诗人深夜独思的情景,形象地表现了相思之情的绵长。颈联“江湖青草远,风雨小窗寒”,运用自然环境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相思的氛围,江湖草远、风雨小窗,更加深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尾联“鄞水饶鱼米,何由得共餐”,以鄞水鱼米之丰饶,反衬出诗人与对方不得共餐的遗憾,进一步突显了相思之苦。
整首诗意境深远,用词简练,以相思为主线,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之人的深深思念和牵挂,使读者能感受到那份真挚的情感。
|
创作背景
《将为鄞江之游先寄正仲三首》是宋朝诗人舒岳祥的一组诗,它的创作背景主要涉及诗人即将展开的鄞江之旅,以及他对友人正仲的深深思念。
在宋朝,诗人们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他们对自然风景的热爱,对人情世故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深深思考。舒岳祥的这组诗,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创作的。他的鄞江之旅,可能是一次寻找灵感,寻求心灵寄托的旅程。而他在旅途中,对友人正仲的思念,则体现了古人对友情的珍视。
同时,宋朝是一个文化繁荣,诗词高度发展的时代,诗人们常常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对生活的理解。舒岳祥的这组诗,也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以上是对这首诗创作背景的一种推测,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需要更多的历史文献和资料来确认。
相关诗词
-
绿水波平花烂漫。
照影红妆,步转垂杨岸。
别後深情将为断。
相逢添得人留恋。
絮软丝轻无系绊。
烟惹风迎,并入春心乱。
和泪语娇声又颤。
行行尽远犹回面。
-
莽莽洞庭湖,五日两飞渡。
①雪浪拍长空,阴森疑鬼怒。
问今为何世?
豺虎满道路。
禽狝歼除之,我行适我素。
②莽莽洞庭湖,五日两飞渡。
秋水含落晖,彩霞如赤炷。
③问将为何世?
共产均贫富。
惨淡经营之,我行适我素。
-
深成认贼将为子,可惜祖宗田人土。
如今败缺卒难收,浪死虚生长劫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