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倚徙白头杖,哀伤赤子兵。 斜封今不用,直指近方行。 商鞅何妨徇,桑羊儘可烹。 击蒙须用此,尽箠惜刑轻。 |
| 这是一首富含哲理和深情的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苦难、战争、公正及法治的复杂情感。 首联“倚徙白头杖,哀伤赤子兵”描绘了一幅悲伤的画面,诗人倚靠着白色的手杖,对年轻的士兵感到哀伤。这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悲痛态度,对年轻生命的怜悯。 颔联“斜封今不用,直指近方行”中,诗人通过比喻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正直的批判。斜封意指不正当的手段,直指则代表正直。诗人表示如今不再需要用不正当的手段,而是应该直行危言,正直地面对问题。 颈联“商鞅何妨徇,桑羊儘可烹”中,诗人通过引用历史人物商鞅和桑羊的故事,表达了对法治和公正的思考。商鞅因推行变法而被车裂,桑羊因直言进谏而被烹煮。诗人用这两个典故来展示他对公正和法治的深深忧虑。 尾联“击蒙须用此,尽箠惜刑轻”中,诗人再次强调了对公正和法治的态度。击蒙意指启蒙、教化,箠则代表刑罚。诗人认为在教化人民时,必须使用适当的刑罚,但也应该珍视生命,不可轻易施刑。 整首诗情感深沉,哲理丰富,反映了诗人对战争、公正、法治等社会问题的深深关切。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典故,诗人寄寓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考,使读者深感其诚挚的情感和深刻的见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