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陈主管东墙三岘图》

堂上不合得枫起烟雾,墙间江山更疑误。
千岩万壑眩明灭,暖翠浮岚满窗户。
岘山鼎列屹相望,发地撑空鶱欲翔。
一峰拔起群山上,页若紫盖相雄长。
仙山佛国住杳霭,晨烟暮云追戃恍。
良工妙与山写真,诗中有画须诗人。
诵君清诗对画壁,承蜩斲鼻俱疑神。
知君怀古有高趣,我擥襄山识佳处。
原抄此诗謄此图,开卷时时揖羊杜。
作品赏析
这首诗给人一种深沉且富有哲理的感觉,同时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幅壮丽的自然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诗的开篇,“堂上不合得枫起烟雾,墙间江山更疑误。”,构造出一种朦胧的意境,仿佛读者正身处其中,感受到烟雾缭绕,江山美景在墙间流转。这种描绘方式即刻将读者引入到了诗人的世界中。 “千岩万壑眩明灭,暖翠浮岚满窗户。”这两句诗对景物的描绘更加细致入微,让读者感受到了岩石的壮丽和山谷的深邃,以及满窗的绿色和雾气。 “岘山鼎列屹相望,发地撑空鶱欲翔。一峰拔起群山上,页若紫盖相雄长。”这几句诗又展现了山峰的雄伟和壮观,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山峰的高耸入云和连绵起伏。 “仙山佛国住杳霭,晨烟暮云追戃恍。”这两句诗又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仿佛有仙人和佛祖在这些山峰中隐居,早晨的烟雾和傍晚的云彩都在追逐着这种神秘的气氛。 “良工妙与山写真,诗中有画须诗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画家的赞美,也展现了诗歌和绘画的紧密联系。 最后的“诵君清诗对画壁,承蜩斲鼻俱疑神。知君怀古有高趣,我擥襄山识佳处。原抄此诗謄此图,开卷时时揖羊杜。”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赞美,也展现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怀旧之情。 整首诗语言生动,意象丰富,哲理深沉,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深厚情感。
创作背景
《题陈主管东墙三岘图》是宋朝诗人陈造的一首题画诗。创作背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画作内容**: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所以首先要考虑的是画作《东墙三岘图》的内容。画作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人物或者事件,这些都可能影响到诗的创作。 2. **时代背景**:宋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题画诗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在当时非常流行。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画作,或者表达自己对画作的理解和感受。 3. **诗人经历**:陈造本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情感也可能影响到这首诗的创作。他可能通过诗来表达自己对自然、人生或者艺术的看法。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可以更好地理解《题陈主管东墙三岘图》的创作背景。如果需要更具体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的文献和资料。
诗词关键字: 暮云 明灭 堂上
相关诗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