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龟石寺》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平和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朴素生活的向往和欣赏。首句“出深无横吏”,直接点出了这里的深远、僻静,没有繁琐的官吏事务打扰,营造了一种清静、摆脱世俗纷扰的氛围。
第二句“客至气和平”,描绘了诗人对待客人的态度,客人到来,气氛平和,显示了诗人的待人接物之道,以及他内心的宁静和淡泊。
第三句“野寺鸣钟罢”,通过野寺鸣钟的声音,进一步渲染出这里的宁静、深远。钟声停止,更显得周围的寂静,使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宁静和安详。
最后一句“安眠到五更”,展示出诗人安稳的睡眠,直到五更天才醒,进一步表现了这里的宁静和平和,没有任何繁杂的事物打扰诗人的睡眠。
整首诗通过描绘清静、平和的生活场景,表现了诗人对于朴素生活的向往和欣赏,同时也显示出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淡泊之情。诗句简洁明了,意境深远,使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平和的美。
|
创作背景
《宿龟石寺》是宋代诗人舒岳祥创作的一首诗。创作背景可能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游历龟石寺:诗人可能在游历过程中,夜宿于龟石寺,被周围的环境和景色所触动,因此创作了此诗。
2. 感悟人生:诗人在寺庙中过夜,可能会对佛教教义、人生意义等问题产生更深的思考和感悟,这些感悟也可能体现在诗中。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涉及诗人的游历经历、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等因素。
相关诗词
-
淮流赴海何时穷,我生飘泊西复东。
山中老僧旧相识,惊我非复当时容。
三年历遍百忧患,迁就汲汲如飞鸿。
人生易老古所叹,如我安得颜长红。
尘埃漫灭旧题壁,枝叶已拱当时松。
我方奔走师已老,更念别此何时逢。
眼看故旧怀抱好,宴坐不觉听山钟。
长淮月高人语绝,惟有塔铃鸣夜风。
-
朅来谁主我,野寺得闲行。
借屋安书庋,就岩搘饭铛。
山晴分雁转,水暖见鱼生。
无事人情好,相逢总笑迎。
-
苍岩绝顶俯晴川,佳处潜开小洞天。
琴几棋台谁是伴,霞栖月啸恍如仙。
山多石,引泉。
独取悬崖,已自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