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壮观亭为真州作》

频年入梦此跻攀,骤觉平时气象还。
吴客到应忘月观,淮乡胜不数平山。
飞檐曲槛霄霏处,叠嶂横江几席间。
见说能诗好宾主,风雷落笔每乘闲。
作品赏析
这首诗给人一种生动而丰富的感觉,充满了对自然景色和人类文明的赞美。诗人以流畅的笔触,描绘出一个美丽而和谐的世界,充满了诗意和想象力。 首联“频年入梦此跻攀,骤觉平时气象还。”这里,诗人似乎在描述一种常年出现在他梦中的景象,这使他突然感觉到平时的气象又回来了。这种描述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引人入胜。 颔联“吴客到应忘月观,淮乡胜不数平山。”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吴地景色之美,甚至连月亮都会忘记观察,而淮乡的美景更是超过了平山。 颈联“飞檐曲槛霄霏处,叠嶂横江几席间。”这里的描绘更加生动,诗人通过“飞檐”、“曲槛”、“霄霏”、“叠嶂”、“横江”等词语,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画卷,使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和恢宏。 尾联“见说能诗好宾主,风雷落笔每乘闲。”诗人以赞美的口吻,描述了主宾皆能诗的场景,风雷落笔,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才华横溢和诗歌创作的激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创作背景
《壮观亭为真州作》是宋朝诗人陈造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1. 地理位置与环境:真州(今江苏仪征)地处长江北岸,江流至此变得宽阔,景色壮观。壮观亭就是因此景而得名,建立在真州的一个高处,可以俯瞰长江和周边的美景。诗人陈造在游览壮观亭时,被其美景所吸引,从而创作了此诗。 2. 诗人的心境与感慨:陈造在观赏壮观亭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因此诗中也流露出一些伤感的情绪。同时,诗人也通过赞美壮观亭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是基于壮观亭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以及诗人陈造在游览时的心境和感慨。
上一首
《绿阴》
诗词关键字: 叠嶂 飞檐 宾主
相关诗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