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驿舍二首》
官曹有底著迂疏,只合江湖老钓徒。 萍梗可能忘在莒,莼鲈只有梦归吴。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和韵味的诗,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官曹有底著迂疏,只合江湖老钓徒”,作者以“官曹”与“江湖”对举,表达了对世俗政务与自由江湖的两种生活状态的看法。官曹生活被形容为“迂疏”,暗示其繁琐、僵化,而“江湖老钓徒”则代表了自由、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作者似乎在表达,尽管身为官员,他的心却更加倾向于后者。
次句“萍梗可能忘在莒,莼鲈只有梦归吴”,则进一步以“萍梗”比喻人生的漂泊无定,而“莼鲈”之思,则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尽管生活如萍梗般漂泊,但心中对故乡的思念却如莼鲈之味,难以忘怀。这两句诗充满了哲理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故乡和自然的深沉感慨。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生动,通过对自然与人生的比喻,展示了作者的理想情操和人格风范。同时,诗中的哲理思考和人生感悟,也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
创作背景
《题驿舍二首》是宋朝诗人陈造创作的一组诗。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涉及到陈造在驿站舍馆中的生活经历和感受。通过对驿舍环境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思乡以及对仕途的感慨。这些诗可能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风貌和人情世故。为了更准确地理解这组诗的创作背景,建议查阅相关的文献和资料,或者咨询专业人士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关诗词
-
城脚更无地,门开直到江。
县楼对鱼市,驿舍接船窗。
鸟立藏蛇竹,蚁缘系马椿。
听琴还听笛,不是故园腔。
-
千夫荷担在山阿,膏血如何有许多。
不若扁舟竟归去,休从清献墓前过。
-
欲挂衣冠神武门,先寻水竹谓南村。
却将旧斩楼兰剑,买得黄牛教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