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韵谢徐监岳惠和章》
若人胸中着奎壁,落笔似不烟火食。 平生著述奏奇勋,玉缀珠编今几册。 定知前辈与争驱,抑使衰翁饱新得。 涎颡十驾终后尘,坐看康庄骖齧膝。 陶猗廪庾诧陈腐,小家瓶罍不馀粒。 清诗属我猥见予,只遣心颜剩惭德。 条枚拱把竟何取,挺拔苍松二千尺。 政恐血指匠石前,袖手观傍犹上策。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表达了对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的赞美和钦佩之情。诗人胸中有如奎壁般的才华,落笔不凡,似乎不食人间烟火。他的平生著述丰富,如玉缀珠编,积累了几册之多。这位诗人的才华使前辈们与之争相竞逐,也让衰老的人们饱尝了新鲜的诗意。即使他人努力追赶,也难以望其项背,只能坐看着他在诗坛上独领风骚。他的诗歌使人感受到陶罐中的粮食和庾中的储备,惊叹于他的才华横溢,而小家之瓶罍中的粮食粒粒皆显陈旧。他清新的诗歌使人感到羞愧,因为人们发现自己的德行并不足以与之相匹配。他的诗歌作品犹如挺拔的苍松,高达二千尺,让人惊叹不已。但是,诗人也担心自己的才华会招致妒忌和排斥,因此他选择袖手旁观,保持低调。
整首诗充满了对诗人的赞美和钦佩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才华横溢者遭受妒忌和排斥的担忧。诗人的形象被描绘得十分生动,让人感受到他的才华和个性。
|
创作背景
《再次韵谢徐监岳惠和章》是宋朝诗人陈造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人际交往:诗题中提到的“谢徐监岳惠和章”,意味着这首诗是陈造为了感谢徐监岳(可能是他的朋友或者同僚)的某种恩惠或礼节性行为(比如赠诗或礼物)而作的回应。这种人际交往在中国古代文人中非常常见,他们常常通过诗歌来互相表达感谢、敬意或者友谊。
2. 诗词唱和:在古代,诗人之间常有诗词唱和,即一人作诗,另一人和诗,这是一种诗歌创作和交流的方式。从诗题中的“再次韵”可以看出,这可能是陈造对徐监岳之前所作诗的一种回应,用相同的韵脚作诗,展示了陈造的诗歌才华和对应酬场合的娴熟。
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或者了解诗人的生平事迹和交游情况才能更准确地理解。
相关诗词
-
肃矣我祖,慎终如始。
直方二台,惠和千里。
於皇仁考,淡焉虚止。
寄迹风云,冥兹愠喜。
-
桃叶成阴燕引雏,南风吹浪飐樯乌。
瘴云拂地黄梅雨,明月满帆青草湖。
迢递旅魂归去远,颠狂酒兴病来孤。
知君兄弟怜诗句,遍为姑将恼大巫。
惠和坊里当时别,岂料江陵送上船。
鹏翼张风期万里,马头无角已三年。
甘将泥尾随龟后,尚有云心在鹤前。
若见中丞忽相问,为言腰折气冲天。
-
城头千峰青绕屋,城下滩流三百曲。
谁云逼仄复逼仄,尚有高轩肯来辱。
红梅花下两芳春,春风惠和如主人。
抢攘尘土簿书里,见此缫籍天球温。
厚禄故人车结辙,掉头独泛清溪月。
不从世外得超然,世间谁肯如公决。
生平我亦一沙鸥,苇白芦黄今正秋。
送公使我归思动,破烟冲雨忆扁舟。
明年想见东山起,我亦煎茶石桥水。
道逢蓑笠把渔竿,即是马曹狂掾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