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绝》
道人清绝在中宵,清绝因何生寂寥。 最爱读书窗外雨,数声残剩过芭蕉。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了一个道人在深夜的寂静中感到孤独和寂寥,而他最爱听的是窗外雨打在芭蕉叶上的声音。
首句“道人清绝在中宵”中,“道人”指的是修道之人,“清绝”形容他的心境非常清静,而“中宵”则表示深夜。这句诗描绘了一个修道之人在深夜中保持清静的心境。
次句“清绝因何生寂寥”则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个道人会感到寂寥呢?这个设问引出了下文的内容。
第三句“最爱读书窗外雨”揭示了道人寂寥的原因,原来他最喜欢听窗外雨打芭蕉的声音。这句诗也表现了道人的内心世界,他喜欢读书和听雨,这种爱好也反映了他的清静和寂寥。
最后一句“数声残剩过芭蕉”则进一步描绘了雨打在芭蕉叶上的声音,这种声音在寂静的深夜中格外清晰,也表现了道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
整首诗通过描绘道人的内心世界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修道之人的内心清静和寂寥。同时,诗中的语言简练流畅,意象生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创作背景
《清绝》是宋朝诗人舒岳祥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时代背景:宋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词作为当时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崇。舒岳祥作为宋代的文人,其诗歌创作也受到了时代的影响。
2. 个人经历:舒岳祥生逢乱世,经历了许多离乱和苦难。他的诗歌中常常表现出对清平世界的向往,以及对人生苦短的感慨。
3. 自然景色:诗歌中描写的自然景色,如“石溪寒水碧”,可能是诗人在生活中亲眼所见,引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综合这些因素,可以看出《清绝》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复杂的,既包括了时代背景的影响,也反映了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情感。
相关诗词
-
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
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苞堆雪。
静夜沉沉,浮光霭霭,领浸溶溶月。
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
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殊高洁。
万蕊参差谁信道,不与群芳同列。
浩气清英,仙才卓萦,下土难分别。
瑶台归去,洞天方看清绝。
-
我爱天边初二月。
比着初三,弄影还清绝。
一缕柔痕君莫说,眉弯纤细颜苍白。
休盼成圆休恨缺。
依样清光,圆缺无分别。
上见一天星历历,下看一个飘零客。
-
夜深清梦,到丛花深处,满襟冰雪。
人在琼云方响乐,杳杳冲牙清绝。
翠簨翔龙,金枞跃凤,不是蕤宾铁。
凄锵仙调,风敲珠树新折。
中有五色光开,参差帔影,对舞山香彻。
雾阁云窗归去也,笑拥灵君旌节。
六曲阑干,一声鹦鹉,霍地空花灭。
梦回孤馆,秋笳霜外呜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