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自序》
丁年拾芥视功名,可但纫兰茹落英。 深愧官曹无所补,向来志愿几馀成。 分营伏腊耕淮壤,久绝音邮到帝京。 尚有好贤馀习在,老怀端合向君倾。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充满感慨和深情的诗。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功名的看法,对落英的怜惜,对官场无所补的惭愧,对志愿未竟的遗憾,以及在淮壤耕耘、音邮断绝的孤寂。然而,诗人仍然怀有好贤之余习,愿意向君倾诉心怀。
首联“丁年拾芥视功名,可但纫兰茹落英。”诗人表示在年轻时视功名如拾草芥般容易,但并不只满足于此,而是希望像兰花一样高雅,不惜茹食落英。这一联展示了诗人对功名的淡然态度和对高尚品质的追求。
颔联“深愧官曹无所补,向来志愿几馀成。”诗人感到深深惭愧,因为在官场上无所作为,没有为社会做出贡献,同时感叹自己过去的志愿几乎没有实现。这一联表达了诗人的自责和遗憾。
颈联“分营伏腊耕淮壤,久绝音邮到帝京。”诗人描述自己在淮壤耕耘,分居营地,伏腊祭祀,已久无音讯传达至帝京。这一联展现了诗人孤寂的生活状态和对帝京的思念。
尾联“尚有好贤馀习在,老怀端合向君倾。”诗人表示自己尚有好贤之余习,愿意向君倾诉心怀。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友谊和倾诉的渴望,以及对君主的忠诚。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追求。
|
创作背景
《次韵自序》是宋朝诗人陈造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社会环境:宋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词作为当时的主要文化表现形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崇。同时,宋朝也是一个政治相对混乱,战争频发的时代,这些社会因素都可能对诗人的创作产生影响。
2. 个人经历:陈造本人的人生经历丰富,他曾经在朝廷担任过官职,也有过被贬谪的经历。这些经历都可能成为他诗歌创作的灵感来源。
具体到《次韵自序》这首诗,它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陈造个人的生活经历、感情思绪有关,也可能与他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思考有关。然而,由于历史记载的缺失,我们已无法准确得知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以查阅诗词集或咨询语文老师以获取更多信息。
相关诗词
-
秋风一何厉,吹尽山中绿。
可怜凌云条,化为樵夫束。
凛然造物意,岂复私一木。
置身有得地,不问直与曲。
青松未必贵,枯榆还自足。
纷然落叶下,萧条愧华屋。
-
盛衰日相寻,循环何曾歇。
攀条揽柔荑,回首惊脱叶。
绿槐阴最厚,零落今存荚。
千林一枯槁,平地三尺雪。
草木何足道,盈虚视新月。
微阳起泉下,生意未应绝。
-
故园今何有,犹有百竿竹。
春雷起新萌,不放牛羊触。
虽无朱栏拥,不见红尘辱。
清风时一过,交戛响鸣玉。
渊明避纷乱,归嗅东篱菊。
嗟我独何为,弃此北窗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