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因师百雁图二首》
蓼滩芦渚好徜徉,肯便云天去作行。 未用选奴防夜燎,不妨结伴傲晨霜。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描绘了一幅蓼滩芦渚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蓼滩芦渚好徜徉”描绘了诗人在蓼滩芦渚漫步的场景,用“好”字表达了诗人对这里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逍遥自在的心态,让人感受到他对大自然的向往。
次句“肯便云天去作行”中的“肯便”表达了诗人不轻易离开这里的决心,而“云天”则形象地展现了高远的天空,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第三句“未用选奴防夜燎”中的“未用”表达了不需要的意思,而“选奴防夜燎”则形象地展现了人们对夜晚火灾的防范。这里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自然的美好与人生的无常。
最后一句“不妨结伴傲晨霜”中的“不妨”表达了可以的意思,而“结伴傲晨霜”则展现了诗人在晨霜中与朋友结伴而行的场景,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蓼滩芦渚的美丽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逍遥自在、不畏艰险的心态。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创作背景
陈造的《题因师百雁图二首》的创作背景与宋朝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宋朝时期,文人画士阶层兴起,他们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人生哲理。同时,宋朝也是佛教文化盛行的时代,许多文人墨客与僧侣交往密切,互相交流思想和文化。
因此,陈造创作《题因师百雁图二首》的背景可能是受到当时文人画士和佛教文化的影响,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生命、情感等方面的感悟和思考。同时,也可能是为了赞美因师的绘画技艺和才华,以及表现与因师之间的友谊和情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更多文献资料获取更多信息。
相关诗词
-
艳福如斯也!
记年华,同年二百,君其少者。
刚是凤池骞翥后,又结鸳鸯香社。
看此去雕鞍宝马。
袍是烂银裳是锦,算美人名士真同嫁。
好花样,互相借。
淋漓史笔珊瑚架。
说催妆,新诗绮语,凡人传写,才子风流涂抹惯,莫把眉痕轻画。
当记取初三月夜。
欲问大罗天上事,恐小姑群婢同惊讶。
属郎语,声须下。
-
淡淡晴山横雾,茫茫远水平沙。
安得绿蓑青笠,往来泛宅浮家。
-
万里江天杳霭,一村烟树微茫。
只欠孤篷听雨,恍如身在潇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