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次韵二首》
向来湖上扶携醉,醉里清吟杂雨声。 此去淮西望京国,诗边处若为情。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表达情感变化,展现生活感慨的诗。整首诗流畅而含蓄,通过描绘湖上醉酒,雨中清吟,再到望向京国的情感转变,展现了作者深深的思绪和感慨。
首句“向来湖上扶携醉”描绘了诗人在湖上醉酒的情景,既有对生活的享受,也有借酒消愁的意味,一个“醉”字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次句“醉里清吟杂雨声”进一步描绘了醉酒后的情景,诗人在雨中清吟,声音夹杂在雨声中,这里的“杂雨声”生动表现了环境的韵味,也映衬出诗人内心的波澜。
末两句“此去淮西望京国,诗边处若为情。”表达了诗人离开湖畔,望向京国的感慨。“此去”二字透露出诗人即将离别的惆怅,“淮西望京国”则表现出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忧虑。最后的“诗边处若为情”则以一种问句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诗歌与情感的反思,也展现出诗人内心的迷茫和无奈。
整首诗在描绘生活场景的同时,也透露出诗人的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敏锐的情感捕捉能力。通过诗意的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引人深思。
|
创作背景
《又次韵二首》是宋朝诗人陈造创作的一组诗。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涉及到陈造的个人经历、社会环境、以及他与友人之间的交往等。通常,诗歌的创作背景需要通过分析诗歌的内容、风格、以及历史文献等来推断。如果您能提供更多的上下文信息,我可能能更好地帮助您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文志,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称其“文隽而美,诗清而丽,善制诰,笔用尖巧。”卒,年七十一。著有《江湖长翁集》四十二卷,由子师刊刻行世,陆游为之序,已佚。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嘉定镇江志》卷一八、《宋史翼》卷二八。又传其作《宋季三朝正要》,于建炎、绍兴、乾道三朝事迹颇详。
相关诗词
-
其一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胡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