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虫有报雨蛙,竹树能攀援。 青褐随所处,肤如凝脂鲜。 长颈而方颔,顾盼升高颠。 久晴初得雨,清声满林园。 红蕉映白日,碧苇覆清泉。 幽居乐清净,饮露如风蝉。 俯视蝦蟆辈,迥然异凡仙。 能鸣复善晦,所贵身名全。 |
| 这是一首生动而富有想象力的诗,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入的观察,描绘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昆虫世界,借以表达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诗的开头,“虫有报雨蛙,竹树能攀援。”,诗人以虫和蛙为引子,引领我们进入他的自然世界。这里的虫和蛙,不仅仅是自然界的生物,更是诗人的情感载体,他们以独特的方式预示着天气的变化,展现出自然的韵律和节奏。 接着,“青褐随所处,肤如凝脂鲜。长颈而方颔,顾盼升高颠。”,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虫蛙的外貌和动作,颜色、形状、质地、动态,无一不被描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能看到这些生物在眼前活动。 “久晴初得雨,清声满林园。”这句诗表达了久晴之后的雨水给林园带来的清新和生机,也暗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即困难和挫折之后,往往会带来新的生机和希望。 “红蕉映白日,碧苇覆清泉。”这两句诗以红蕉和碧苇为意象,描绘出了一幅鲜艳而清新的自然画卷,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幽居乐清净,饮露如风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幽静生活的热爱,他以风蝉饮露为喻,表现了自己对生活的淡泊和超脱。 最后,“俯视蝦蟆辈,迥然异凡仙。能鸣复善晦,所贵身名全。”诗人以俯视的角度看待蝦蟆等生物,感叹它们与仙人的差异。同时,也赞扬了它们能鸣善晦的能力,强调了保全自身名节的重要性。 整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和深入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理解。诗人的情感在字里行间流淌,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