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心》
山寒猨梦断,地远雁魂归。 猎火云中树,渔榔月下矶。 官梅撩枝痒,池草见天机。 百岁风前烛,收心坐翠微。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富有意境的诗,给人一种寂静、深远、清冷的感觉。首联“山寒猨梦断,地远雁魂归”以寒山和远地为背景,描绘了猿猴梦断和雁魂归来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颔联“猎火云中树,渔榔月下矶”则以猎火和渔榔为点缀,描绘了云中的树和月下的矶,形成了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景象。颈联“官梅撩枝痒,池草见天机”则以官梅和池草为对象,描绘了它们的生动形态和自然天机,表现了生命的活力。尾联“百岁风前烛,收心坐翠微”则以风前烛和翠微为背景,表现了人生的短暂和收心静坐的思考,给人一种沉思和反省的感觉。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动物,表现了生命的活力和人生的短暂,引人深思。同时,诗歌的意象和表现手法也非常丰富,如“猨梦断”、“雁魂归”、“猎火”、“渔榔”等,既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又给人以深刻的视觉和心灵震撼。
|
创作背景
《收心》是宋代诗人舒岳祥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社会环境: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词作为当时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崇。同时,宋代也是一个理学盛行的时代,对于人心、性理等问题的探讨成为当时社会的一大特点。这样的社会环境为《收心》这样的诗歌创作提供了土壤。
2. 个人经历:舒岳祥本人是一位学者和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往往与他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悟密切相关。在《收心》这首诗中,他可能是在某种特定的生活情境下,产生了对人心的观察和思考,进而创作了这首诗。
3. 诗歌主题:《收心》这首诗的主题在于探讨人心的问题,表达了一种收敛心性、修养身心的思想。这可能与宋代理学的影响有关,也可能是舒岳祥本人的一种人生感悟。
综上所述,《收心》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涉及到社会环境、个人经历和诗歌主题等多个方面。
相关诗词
-
子房志亡秦,曾进桥下履。
佐汉开鸿举,屹然天一柱。
要伴赤松游,功成拂衣去。
异人与异书,造物不轻付。
重阳起全真,高视仍阔步。
矫矫英雄姿,乘时或割据。
妄迹复知非,收心活死墓。
人传入道初,二仙此相遇。
於今终南下,殿阁凌烟雾。
-
进道须凭笃志,收心慎勿狂游。
听予苦口劝同流。
莫待因循皓首。
绿发朱颜易改,青春白昼难留。
争如速悟便回头。
认取忠言善诱。
-
不效痴禅误此身,安居随分乐天真。
閒寻草药防医病,广施仙方为济人。
学道示逢师诀窍,收心且养自精神。
修持要到无空地,扫却从前碍眼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