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高司理》
穷乡洗眼挹清扬,凛若重登月旦堂。 骥子凤雏端不苟,吏能儒业况兼长。 简孚首解秋荼密,襞积仍熏古锦香。 我亦床头一经在,自公正欲共平章。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给人一种积极、清雅的感觉。首联“穷乡洗眼挹清扬,凛若重登月旦堂”表达了诗人在贫穷的乡村中,看到清秀的人或者景色,就像重新登上高雅的厅堂,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颔联“骥子凤雏端不苟,吏能儒业况兼长”中,诗人用“骥子凤雏”形容年轻人的才华和潜力,表现了诗人对这些年轻人的赞扬和期待。同时,“吏能儒业况兼长”一句也展示了这些年轻人既有才干又有学问,具有全面的素质。
颈联“简孚首解秋荼密,襞积仍熏古锦香”中,诗人通过“秋荼密”和“古锦香”这两个形象的比喻,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古老的文化气息,给人一种浓郁的历史和文化感。尾联“我亦床头一经在,自公正欲共平章”则表达了诗人自身的抱负和追求,也展示了他公正、平等的价值观。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比喻,展示了诗人的才华和敏锐的观察力,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清新脱俗的人生态度。
|
创作背景
《赠高司理》是宋朝诗人陈造的一首诗。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时代背景:陈造生活在宋朝,这是一个经济、文化、科技都相对发达的朝代。同时,这也是一个社会风气开放,文人雅士受到尊重的时代。这样的时代背景为陈造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广阔的空间。
2. 个人经历:陈造本人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文人,他曾在多个地方担任过官职,对社会生活有着丰富的体验和深入的观察。他的个人经历对他的诗歌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
具体到《赠高司理》这首诗,创作背景可能与陈造与高司理的交往有关。他们可能是在某个官场上相识,或者在某个文学聚会上相遇,陈造为了表达对高司理的赞赏和尊重,写下了这首诗。
以上只是根据现有信息推测的一些可能的创作背景,具体的情况可能需要更多的历史文献和诗歌分析来确认。
相关诗词
-
日观邻全赵,星临俯旧吴。
鬲津开巨浸,稽阜镇名都。
紫云浮剑匣,青山孕宝符。
封疆恢霸道,问鼎竞雄图。
神光包四大,皇威震八区。
风烟通地轴,星象正天枢。
天枢阴南北,地轴殊乡国。
辟门通舜宾,比屋封尧德。
言谢垂钩隐,来参负鼎职。
天子不见知,群公讵相识。
未展从东骏,空戢图南翼。
时命欲何言,抚膺长叹息。
叹息将如何,游人意气多。
白雪梁山曲,寒风易水歌。
泣魏伤吴起,思赵切廉颇。
凄断韩王剑,生死翟公罗。
罗悲翟公意,剑负韩王气。
骄饵去易论,忌途良可畏。
夙昔怀
-
年来归兴忆皇州,频向花时倚郡楼。
南陌春光芳树远,西郊山色晚云浮。
国家无事边陲静,风俗还淳礼让修。
吟得新诗谢知己,将何才术称分忧。
-
娶女已为客,参翁又别行。
相随小书卷,开读短灯檠。
野影晨迷树,天文夜照城。
须将远游什,题寄老夫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