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前韵答达善季辩》
居屦送人征影远,布裘知我涕痕零。 初愁冻雪无狐白,忽喜晴霄现卵青。 欲向华山成稳睡,不禁楚泽自长醒。 桃源自昔无秦历,草木荣枯是瑞蓂。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非常动人的送别诗,充满了深深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首先,诗的主题明确,聚焦于送别之情,通过描绘寒冷的天气和旅途的艰辛,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深深不舍和牵挂。
诗歌的开头,“居屦送人征影远,布裘知我涕痕零。”,通过“居屦”和“布裘”这两个意象,描绘了送别的场景,同时“涕痕零”表达了诗人悲伤的情感。接着,“初愁冻雪无狐白,忽喜晴霄现卵青。”,通过对天气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起伏变化,从忧愁到喜悦,表现了诗人的复杂情感。
然后,“欲向华山成稳睡,不禁楚泽自长醒。”,这两句诗中的“华山”和“楚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静一动,一睡一醒,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的波动。最后,“桃源自昔无秦历,草木荣枯是瑞蓂。”,诗人通过引用“桃花源”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祝福和期待,希望友人能在一个没有纷扰的地方找到安宁。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情感和祝福。同时,诗中的每一句都富有韵味,让人回味无穷。
|
创作背景
《再和前韵答达善季辩》是宋朝诗人舒岳祥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
1. 人际交往:诗题中的“再和前韵答达善季辩”表明这首诗是诗人与友人达善季辩交往中的一种诗歌互动。他们可能通过诗歌来进行交流,表达友情,分享对生活的感悟。
2. 社会环境:宋朝时期,诗词成为了文人雅士表达情感、思想的一种重要方式。诗人可能通过诗歌来表达对自然、人生、社会等的思考和感悟。
具体的创作背景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了解,您可以查阅相关的诗歌注解和文献资料来获取更多信息。
相关诗词
-
石为云盖上垂旒,水和冰壶一击球。
似笋反生悬碧玉,如簪倒插挂青瑠。
外犹虎踞风回啸,内若龙蟠气转幽。
尚想初时开辟意,何时更共尔游休。
-
洞要穷源入莫閒,初头底事做成山。
开先水独为乾始,判后山方立地间。
气浊下流泥作土,滓坚中结石成关。
奇哉故迹皆堪验,何日重来更共攀。
-
三十九年至正壬寅,同在京华,遇其寿日,语及旧作,遂再和前韵四海之间,难弟劣兄,白头二人。
记昌期瑞旦,行年在卯,善门余庆,维岳生申。
科第佳名,祠宗优秩,常奉天香降紫宸。
身通贵,只贫安分定,老益书亲。
简编不负辛勤。
羡进德扬名迈等伦。
任家无厚积,融融度日,诗多好句,蔼蔼回春。
明月清风,交梨火枣,竹里行厨脯擘麟。
吾何事,但问花携酒,专竞芳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