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陈宣卿为予作雕图》

吾宗洒画墨,似我诗得趣。
未至心手忘,敢议江山助。
东绢十幅围,中有千尺树。
穷冬万虫蛰,拆地双虬怒。
仿佛风雨声,想像栋梁具。
人间汗反浆,对此毛发竖。
怪君物写影,落笔神与遇。
自言阅世孰,妙解等僧悟。
每当盘薄馀,了知精灵聚。
此图尤杰出,持用博新句。
墨君第一流,论世无殆庶。
三熏且十袭,复靳为子赋。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画作的诗,诗中描绘了画面中的景象,以及画家高超的技艺和创作心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吾宗洒画墨,似我诗得趣。”,表明了画家与诗人之间的相似之处,即都是以墨为表现手段,表达内心的情趣。接下来“未至心手忘,敢议江山助。”,则进一步说明了画家在创作时的心态,必须达到心手相应的程度,才能借助自然景物的帮助,创作出真实生动的作品。 接着,诗人描绘了画面中的景象,“东绢十幅围,中有千尺树。穷冬万虫蛰,拆地双虬怒。”,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画面中的大树和双虬,展现出画家的技艺和画面的逼真程度。同时,“仿佛风雨声,想像栋梁具。”也表现了画家的高超技艺和画面的感染力。 “人间汗反浆,对此毛发竖。”这句话则表现了观众在观看此画时的感受,被画面的逼真所震撼,甚至感到恐惧。接着,“怪君物写影,落笔神与遇。”则进一步赞扬了画家的技艺和创作灵感。 “自言阅世孰,妙解等僧悟。”这句话表明了画家的人生阅历和对艺术的深刻理解。“每当盘薄馀,了知精灵聚。”则进一步说明了画家在创作过程中的精神状态和创作灵感的来源。 最后,“此图尤杰出,持用博新句。墨君第一流,论世无殆庶。三熏且十袭,复靳为子赋。”则是诗人对此画的总体评价,认为此画非常杰出,画家也是一流的墨君,对此画赞赏不已。 整首诗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画面中的景象,并赞扬了画家的技艺和创作灵感。同时,也表现了观众在观看此画时的感受和对画家的敬意。
创作背景
陈造的《陈宣卿为予作雕图》是一首题画诗,创作背景是陈宣卿为陈造作了一幅雕图。陈造在观赏这幅雕图后,深受启发和感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观感和赞美之情。诗歌描绘了雕图中的景象,赞美了陈宣卿的画技,也表达了陈造对艺术的感悟和理解。
诗词关键字: 落笔 毛发 栋梁
相关诗词
  • 1
    [明]
    宫夜泠泠月华白,娇骑踏空红堕雪。
    西园门外驮鼓声,十六院中乐齐发。
    杨郎萧郎各一席,千牛啮臂宫娃泣。
    坐中谁是陈宣华,宝带犹拴绣同结。
    芰荷风柔酣海霞,锦缯绷树啼双鸦。
    侍臣自舞王自歌,蜥蜴香销金缕纱。
    佛经仆射呼不起,梁燕才人竟冤死。
    潼关烽火照宫红,犹自心轻汉天子。
    龙舟翩翩蔽白日,醉拥笙歌南下疾。
    一声悲铎不堪听,至今江柳生愁色。
  • 2
    [宋]
    扁舟欲动更徘徊,一笑相看病眼开。
    事忤贵人今见节,政行豪县众称材。
    忽惊岁月侵双鬓,却喜山川共一杯。
    落日乱流江北去,离心犹与水东回。
  • 3
    [宋]
    忘怀缨绂寄浮居,来泛烟波拟钓徒。
    我欲他时清洛上,为君正橹作鯔鯔。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