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杨宰公田道士》
人有骞裳去,时闲野渡舟。 知君问雕瘵,随处访深幽。 岁事方关念,村醪不破忧。 贳租仍已责,或可继前修。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乡土情感的诗。诗人通过描绘一个离开喧嚣,探寻深幽之处的人物,表达了对于人民生活疾苦的关注和对于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联“人有骞裳去,时闲野渡舟。”描绘了主人公离开繁华之地,乘舟渡过荒野的景象,展示了诗人对于世俗繁华的淡泊和对于大自然的向往。
颔联“知君问雕瘵,随处访深幽。”这里诗人表示,他知道有人在问疾苦之事,因此他随处寻访深幽之处,寻找问题的答案。这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
颈联“岁事方关念,村醪不破忧。”诗人表示,虽然时序更迭,让人心生忧虑,但是村酒却无法消解他的忧愁。这里诗人以酒为喻,表达了对于世事的无奈和忧虑。
尾联“贳租仍已责,或可继前修。”这里的“贳租”是指拖欠的租金,“前修”则是指前人的美德。诗人表示,虽然拖欠租金仍然是一种责任,但或许可以通过继承和发扬前人的美德来弥补。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德责任的看重和对于传承美德的呼吁。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对于人民疾苦的关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出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道德责任感。
|
创作背景
陈造的《次韵杨宰公田道士》的创作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陈造本人在辞官归隐后,对官场生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反思,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其次,陈造在归隐生活中,对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在诗中描绘了自己在田园中种植公田、品尝美酒的生活情趣,寄托了自己的生活理想。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陈造辞官归隐后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的体现。
相关诗词
-
古郡登州,望仙门外,画桥车马难通。
重阳师父,对众显家风。
预说逢何必坏,经一纪、太守何公。
嫌*峻,令人拆毁,命匠别兴功。
文登重出现,白龟莲上,端坐空中。
宰公尼庞虎,得遇真容。
忽见回身侧卧,祥云动、复往仙宫。
人争画,家家供养,处处总钦崇。
-
豪富过人,作为异众,莱阳姜鉴辛通。
文登趁醮,不惮冒霜风。
来往近乎千里,投坛告、马钰姜公。
持孝道,宰公闻得,惠酒劳奇功。
虔诚逢感应,醮仪才罢,仙现云中。
命丹青妙手,传写奇容。
从此住行坐卧,搜斡运、阴里阳宫。
忘尘事,乡人钦羡,相重更相崇。
-
一从得遇乐清贫。
忻住环墙怕惹尘。
炼气气和神恋气,愿神神爽气安神。
宰公请我求追荐,小子慈心奉善因。
救拔亡灵超上界,孤魂滞魄总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