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过南渡见石砾之场有感》

几度维舟此倚栏,伤心劫火总摧残。
拒霜关落无人管,时有流红驻下滩。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伤感诗意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历史的悲痛回忆和对自然景象的感慨。整首诗情景交融,借景抒怀,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 首句“几度维舟此倚栏”描绘了诗人在江边舟中,倚着船栏,沉思默想的场景。这里既展示了诗人身处的环境,又透露出他内心的忧虑和苦闷。 第二句“伤心劫火总摧残”则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灾难的悲痛回忆。这里的“劫火”象征着历史的创伤和灾难,而“总摧残”则表现出这种创伤对诗人内心的深刻影响。 第三句“拒霜关落无人管”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展现了拒霜花落的萧瑟景象。这里的“无人管”反映了自然界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最后一句“时有流红驻下滩”则通过对流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同时,“流红”也象征着历史的血泪和灾难。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历史回忆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历史和自然的感慨和思考。
创作背景
《过南渡见石砾之场有感》是宋代诗人舒岳祥的一首诗。对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具体的历史事件并没有明确的记载。然而,可以从诗的内容和舒岳祥的生活时代来推测一些可能的背景。 首先,从诗题来看,诗人在经过南渡时,看到了石砾之场,这引发了他的感慨。南渡指的是宋朝南迁的事情,这个时代背景可能给诗人带来了国家兴衰、百姓流离失所的思考。 其次,舒岳祥生活在宋代,这是一个文化繁荣但也战乱频仍的时代。可能诗人看到了石砾之场,联想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从而产生了感慨。 再者,舒岳祥的诗歌往往关注社会现实,对劳动人民的生活有所反映。因此,这首诗也可能是在描绘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的深切同情。 综上所述,《过南渡见石砾之场有感》的创作背景可能是宋代的时代背景、战乱的影响以及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体现。
诗词关键字: 摧残 时有
相关诗词
  • 1
    [宋]
    名山固多岩,兹岩擅天下。
    屋大享千人,谷深量万马。
    谽谺通一水,旁午飞桥跨。
    石砾巧雕锼,松篁森绘画。
    古人栖遁处,文字犹凭藉。
    语妙元次山,名高陶别驾。
    瞿君三体篆,殆可斯翁亚。
    却后累百年,吾人来叹吒。
    伊予邱壑姿,嗜好若天假。
    终焉卜真隐,学道冀陶冶。
    丹成生羽翼,召节青童把。
    挥手挹霞芒,竦身朝帝者。
  • 2
    [唐]
    夙抱丘壑尚,率性恣游遨。
    中为吏役牵,十祀空悁劳。
    外曲徇尘辙,私心寄英髦。
    进乏廓庙器,退非乡曲豪。
    天命斯不易,鬼责将安逃。
    屯难果见凌,剥丧宜所遭。
    神明固浩浩,众口徒嗷嗷。
    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
    再怀曩岁期,容与驰轻舠。
    虚馆背山郭,前轩面江皋。
    重叠间浦溆,逦迤驱岩嶅。
    积翠浮澹滟,始疑负灵鳌。
    丛林留冲飙,石砾迎飞涛。
    旷朗天景霁,樵苏远相号。
    澄潭涌沉鸥,半壁跳悬猱。
    鹿鸣验食野,鱼乐知观濠。
    孤赏诚所悼,暂欣良足褒。
    留连俯棂槛,注我壶中醪。
    朵颐进
  • 3
    [宋]
    石砾沙沃尽,悠悠潭影斜。
    尘襟不忍濯,为惜无玷瑕。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