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和子安兄夜坐感秋》

北户鸣蒐集,西堂落叶过。
自惊秋兴发,并入夜情多。
芳草萋零露,青溪急逝波。
此时劳忆处,万里见明河。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秋天的情感。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意境深远。 首联“北户鸣蒐集,西堂落叶过”,通过描绘北方户外蒐鸟鸣叫,西堂落叶飘过的景象,生动地展现了秋天的氛围。这一对联以秋天的典型景象引入,为整首诗奠定了秋意的基础。 颔联“自惊秋兴发,并入夜情多”,诗人通过“自惊”表达了秋天来临的突然,而“并入夜情多”则表达了随着夜幕降临,秋天的情感愈发浓厚。这一对联将秋天的气氛与人的情感巧妙地结合起来,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深深感触。 颈联“芳草萋零露,青溪急逝波”,通过对芳草上的露珠和青溪急流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秋天的意象。这一对联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秋天的具体景象,增强了整首诗的画面感。 尾联“此时劳忆处,万里见明河”,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于远方的思念,通过“万里见明河”的形象描绘,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同时,这一对联也与前文的秋意相呼应,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和意象得到了完整的呈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和对秋天情感的表达,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和深情。诗人的笔触细腻,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使得整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和子安兄夜坐感秋》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皇甫汸的生活经历和情感变化有关**。皇甫汸作为明代文人,他的诗歌往往反映了自己的心境和生活哲理。这首诗具体创作于哪个秋天,我们已无从考证,但可以从诗意中感受到作者在夜晚独坐时,对秋天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通过诗歌的表达,我们可以推测作者可能在那个秋天经历了一些人生变故或者产生了某种深刻的情感体悟,从而创作了这首诗。
诗词关键字: 入夜 芳草 落叶
相关诗词
  • 1
    [唐]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 2
    [唐]
    江南江北愁望,相思相忆空吟。
    鸳鸯暖卧沙浦,鸂鶒闲飞橘林。
    烟里歌声隐隐,渡头月色沈沈。
    含情咫尺千里,况听家家远砧。
  • 3
    [唐]
    醉别千卮不浣愁,离肠百结解无由。
    蕙兰销歇归春圃,杨柳东西绊客舟。
    聚散已悲云不定,恩情须学水长流。
    有花时节知难遇,未肯厌厌醉玉楼。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