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夕宴孙氏园亭》

金谷犹良夜,花源即往时。
承君开别馆,道客向前池。
歌散云轻驻,杯长月暗移。
莫持无限兴,留作去来思。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写景诗,诗人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夜晚的花园景色,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离别时的惆怅。 首联“金谷犹良夜,花源即往时”,通过运用典故,引出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金谷园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园林,花源则代表着过去的时光。诗人用这两个意象,营造了一种怀旧和感慨的氛围。 颔联“承君开别馆,道客向前池”,通过描绘眼前的场景,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别馆和前池,都是曾经与友人欢聚的地方,如今却已空空如也。这一对比,更加突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思念。 颈联“歌散云轻驻,杯长月暗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时间的推移和气氛的转变。歌声消散,云彩轻轻驻留,酒杯中的酒渐渐减少,月亮也黯然移动。这些细腻的描绘,让人感受到夜晚的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尾联“莫持无限兴,留作去来思”,则是诗人对友人的劝慰和叮咛。不要让无限的兴致留存下来,让它成为离别后的思念。这句话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也体现了他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事的叙述,展现了人们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离别时的惆怅。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的豁达态度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夕宴孙氏园亭》是明朝文学家皇甫汸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孙氏园亭参加宴会的场景,以及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具体历史事件或诗人的生活经历并没有明确的记载。然而,我们可以从诗歌的内容中推测出一些背景信息。 首先,从诗题《夕宴孙氏园亭》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在傍晚时分,诗人在孙氏的园林亭子中参加一场宴会时所作的。这场宴会可能是诗人与友人或同僚之间的一次欢聚,席间大家品酒论诗,欣赏园亭美景。 其次,诗歌中对景色的描写,如“绿树成阴夏日长”、“池塘水满蛙声乱”等,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这可能是因为孙氏园亭的景色优美,让诗人产生了创作的灵感。 综上所述,《夕宴孙氏园亭》的创作背景可能是诗人在孙氏园亭参加一次傍晚的宴会,受到了园亭美景的启发,从而创作了这首诗歌。
诗词关键字: 前池 长月 别馆
相关诗词
  • 1
    [唐]
    破却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种蔷薇。
    蔷薇花落秋风起,荆棘满庭君始知。
  • 2
    [宋]
    雨过园亭绿暗时。
    樱桃红颗压枝低。
    绿兼红好眼中迷。
    荔子天教生处远,风流一种阿谁知。
    最红深处有黄鹂。
  • 3
    [唐]
    凤楼纡睿幸,龙舸畅宸襟。
    歌舞平阳第,园亭沁水林。
    山花添圣酒,涧竹绕熏琴。
    愿奉瑶池驾,千春侍德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