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初食栗》

新凉喜见栗,物色近重阳。
兔子成毫紫,鹅儿脱壳黄。
寒宵蒸食暖,饥晓嚼来香。
风味山家好,蹲鸱得共尝。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生动而富有情趣的诗,描述了秋天的景象以及山家的生活风味。诗人以新凉的秋天为背景,细腻地描绘了栗子的成熟、兔毫的紫色、鹅儿脱壳后的黄色,形象地呈现出了秋天的丰富色彩和生机。 诗中“新凉喜见栗,物色近重阳”描绘了秋天的新凉和栗子的成熟,展现了秋天的丰收景象,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锐感受。 “兔子成毫紫,鹅儿脱壳黄”这两句,诗人以兔毫和鹅儿的颜色变化,生动地描绘出了秋天的丰富色彩,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成长和变化。 “寒宵蒸食暖,饥晓嚼来香”这两句诗,以朴素的语言描绘了山家人在寒冷的秋夜蒸煮食物,以及在饥饿的早晨享受美食的场景,生动地展现了山家的生活风味。 最后的“风味山家好,蹲鸱得共尝”则以“蹲鸱”这一具有山家特色的食物,强调了山家生活的独特风味,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生动地描绘了山家的生活风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初食栗》是宋朝诗人舒岳祥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和深沉感慨有关。舒岳祥通过对初食栗子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中小事的欣赏,同时也借物抒怀,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易老进行了感慨。 诗人通过对栗子的形容,如“霜林收栗子,山驿寄梅花”,让读者感受到秋天的来临和栗子的诱人形象。然后又通过“堆盘色如橘,入口软于酥”等句子,生动描绘了栗子的色泽和口感,使读者仿佛能闻到栗子的香气,尝到栗子的甜味。 在这首诗中,舒岳祥不仅表达了对栗子的喜爱,也通过对栗子的描绘,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整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深情厚意。
诗词关键字: 蒸食 脱壳 物色
相关诗词
  • 1
    [明]
    杨梅本是我家果,归来相对叹先作。
    往来南北将十年,久不餐汝几忘却。
    忆从年少在吴中,食以成伤难疗药。
    年年端午即有之,街头卖折先附郭。
    初间生酸带青色,次见熟从枝上落。
    吴侬好奇不论钱,一味才逢倾倒橐。
    生时熏蒸喜烈日,所怕狂风阴雨雪。
    有红有白紫者佳,大如弹丸圆可握。
    生芒刺口易破碎,到牙甘露先流腭。
    黄船奉贡昼夜走,数枚出赐惟台阁。
    其余官小那得预,说着江南怀颇恶。
    吴人盐蜜百计收,不知本味终枯涸。
    肉存液去但有名,夺以酸甜无可嚼
  • 2
    [唐]
    世人求富贵,多为奉嗜欲。
    盛衰不自由,得失常相逐。
    问君少年日,苦学将干禄。
    负笈尘中游,抱书雪前读。
    布衾不周体,藜茹才充腹。
    三十登宦途,五十被朝服。
    奴温新挟纩,马肥初食粟。
    未敢议欢游,尚为名检束。
    耳目聋暗后,堂上调丝竹。
    牙齿缺落时,盘中堆酒肉。
    彼来此已去,外馀中不足。
    少壮与荣华,相避如寒燠。
    青云去地远,白日经天速。
    从古无奈何,短歌听一曲。
  • 3
    [唐]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