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一日窗散愁》
            
            
            
平生志大孔文举,牢落依然不可羁。 茨阖小窗巢燕子,菰蒲新雨式鹅儿。 胸襟大闷书不读,口吻微吟人未知。 安得一蓑江海去,持螯作鱠卧鸱夷。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志向远大,却落寞不羁的诗人形象。首联以孔文举喻己,表达出平生志向高远,但却无法施展的无奈。颔联以燕子、鹅儿自由自在的生活,反衬出自己的拘束与不得自由。颈联进一步揭示内心的苦闷,书不读,诗微吟,孤独感油然而生。尾联则以一蓑江海、持螯作鱠的意象,展现出向往自由、亲近自然的情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与生活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向往。同时,运用典故与自然景象相结合,使得诗歌更具韵味与内涵。
 | 
             
创作背景
  
 《六月十一日窗散愁》是宋代诗人舒岳祥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社会环境: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经济发展但同时也政治纷争、外患不断的时代。这样的社会背景可能对诗人的心境和创作产生了影响。
2. 个人经历:舒岳祥本人也是一位具有深厚学识和独特人格魅力的文人。他的个人经历,包括他的学识、思想、情感等,都对这首诗的创作产生了影响。
在《六月十一日窗散愁》中,舒岳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景色,同时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和感慨。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人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思考。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与《六月十一日窗散愁》相关的诗歌鉴赏文章或书籍,以获取更深入的解读。
            
			
            
        
            
                相关诗词
                
 
 - 
           
                        
                        
                        
                            
                            
                           露洗新秋,天浮灏气,桐孙初长庭隅。
绷裁红锦,门左记垂弧。
白发萱亲笑道,于今见、四叶喜荣敷。
天台路,吾儿知否,倩雁报安书。
山中何所有,石田茆屋,菊径瓜区。
更寒窗老砚,他日尽传渠。
愿汝身如犊健,看书罢、更学把梨锄。
称乡里,善人可矣,卿相又何如。
                        
                         
                        
                                                    
                         
            
    
 
 - 
           
                        
                        
                        
                            
                            
                           春山缥翠一豀清,满路游人语笑声。
自愧非才无异绩,止随风俗顺民情。
                        
                         
                        
                                                    
                         
            
    
 
 - 
           
                        
                        
                        
                            
                            
                           杨柳池塘春信早。
帘卷东风,犹带余寒峭。
暖透博山红雾绕。
洞箫扶起歌声杳。
初试花冠金凰小。
鬓乱钗横,长怯旁人笑。
银烛未残尊未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