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食新麦》
乱后归田好,残生似可延。 余花恋余景,新麦起新烟。 亩浍藏科斗,园林带杜鹃。 妻孥共甘苦,一醉慰饥年。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描绘战后田园生活的诗歌,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和平的向往。
首联“乱后归田好,残生似可延。”表达了诗人在战乱之后回归田园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劫后余生、幸存下来的感慨。
颔联“余花恋余景,新麦起新烟。”中,诗人用“余花恋余景”形象地表达了春天未尽,花儿依旧盛开的景象,同时用“新麦起新烟”描绘了麦田里新生的麦苗茁壮成长的景象,也象征着新的生命和希望。
颈联“亩浍藏科斗,园林带杜鹃。”中,诗人通过对田园小溪和园林中的杜鹃花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尾联“妻孥共甘苦,一醉慰饥年。”中,诗人表达了与家人共同经历苦难,通过饮酒来慰藉饥饿的年份的感慨。也体现了诗人在艰难的生活中的乐观和坚韧。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田园风光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在战乱之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和平的向往。同时,诗人的乐观精神和坚韧态度也让人感到深深的敬意。
|
创作背景
《喜食新麦》是宋朝诗人舒岳祥的一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吃到新麦时的喜悦心情。对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推测:
1. 农村生活体验:舒岳祥可能长期生活在农村或经常与农民接触,对农耕生活有深入的了解。因此,他能够对新麦的出产和人们因此产生的喜悦有深切体会。
2. 对粮食的珍视:在古代,粮食的生产经常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因此人们对粮食的收获格外珍视。新麦的出产无疑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和喜悦,这也是诗中的重要主题。
3. 季节更替的感慨:诗人在品尝新麦时,可能也感受到了季节的更替,从而对生命的循环和自然的韵律产生了感慨。
综上所述,《喜食新麦》的创作背景可能包含了舒岳祥的农村生活体验、对粮食的珍视以及对季节更替的感慨。
相关诗词
-
我生百事常随缘,四方水陆无不便。
扁舟渡江适吴越,三年饮食穷芳鲜。
金齑玉脍饭炊雪,海螯江柱初脱泉。
临风饱食甘寝罢,一瓯花乳浮轻圆。
自従舍舟入东武,沃野便到桑麻川。
剪毛胡羊大如马,谁记鹿角腥盘筵。
厨中蒸粟埋饭瓮,大杓更取酸生涎。
(山东喜食粟饭,饮酸酱。
)柘罗铜碾弃不用,脂麻白土须盆研。
故人犹作旧眼看,谓我好尚如当年。
沙溪北苑强分别,水脚一线争谁先。
清诗两幅寄千里,紫金百饼费万钱。
吟哦烹噍两奇绝,只恐偷乞烦封缠。
-
白稻登场喜食新,太仓月廪厌陈陈。
丛祠懹肉有归遗,官道横眠多醉人。
小市孤村真送老,浩歌起舞最关身。
盐醯乞贷寻常事,恼乱比邻莫媿频。
-
车螯与月蛤,寄自海陵郡。
谓我抱余醒,江都多美酝。
老来饮不满,一醉已关分。
甘鲜虽所嗜,易饫亦莫问。
娇女巧收壳,燕脂合眉晕。
贫奁无金玉,狼藉生恚忿。
妻孥喜食之,婢妾困扫拚。
行当至京华,耳目饱尘坌。
此味爽口难,书为厌者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