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游虎山寺》
自识溪桥路,常怀释道林。 水流精舍曲,门闭洞湖阴。 日向芙蓉度,春从杨柳深。 未消游后兴,还似欲相寻。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条溪桥旁的路径,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景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怀念。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自识溪桥路,常怀释道林”中,诗人通过“自识”表达了对自己所熟悉的溪桥路的亲切感,而“常怀释道林”则表现了他对佛教圣地道林寺的怀念之情。这种怀念之情也暗示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颔联“水流精舍曲,门闭洞湖阴”描绘了精舍和洞湖的景色,水流弯曲、门户紧闭,营造出一种幽静、神秘的氛围。
颈联“日向芙蓉度,春从杨柳深”通过“日向”和“春从”表达了时间的推移,同时描绘了芙蓉和杨柳的景色,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自然风景的感受。
尾联“未消游后兴,还似欲相寻”则表达了诗人游兴未尽,仍想继续探寻美景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风景的描绘和诗人内心感受的表达,营造了一种宁静、优美、充满向往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自然和隐居生活的热爱。
|
创作背景
《忆游虎山寺》是明朝文学家皇甫汸创作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与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感情体验密切相关。皇甫汸一生游历颇广,对自然山水有着深厚的感情,同时也对社会现实有着敏锐的观察和独到的见解。《忆游虎山寺》就是他在回忆游览虎山寺时所创作的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怀念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具体来说,皇甫汸在游览虎山寺时,被那里的自然景色所震撼,同时也感受到了寺庙的宁静与庄重。回来后,他对这次游览经历记忆犹新,便创作了这首诗歌,以表达自己对自然和人文的感悟。
以上仅是简要分析,如果需要更多信息,可以到古诗文网站查询或请教语文老师。
相关诗词
-
妙手空空负盛名,官衙甲帐任纵横。
孤身偏向虎山行。
不道人心多险恶,诧他大侠作嘉宾。
神偷窥秘也心惊。
-
列郡征才起俊髦,万机独使圣躬劳。
开藩上相颁龙节,破虏将军展豹韬。
地入黄图三辅壮,天垂华盖七星高。
迎春别赐瑶池宴,捧进金盘五色桃。
龙虎山河御气通,遥瞻帝阙五云红。
英雄尽入江东籍,将相多收蓟北功。
礼乐日稽三代盛,梯航岁贡万方同。
都将俭德熙文治,淳俗应还太古风。
-
凿开风月长生地,占却烟霞不老身。
虚靖当年仙去后,未知丹诀付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