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奉柬王驾部时闻上书乞休未得》
耽寂怀摩诘,辞荣学右军。 乡心随梗泛,春思藉兰薰。 巴水初消雪,巫山尚掩云。 汉家频遣祀,留待碧鸡文。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诗歌,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怀乡之情。整首诗流畅而有意境,充满了对自然、人生、家乡的思索和表达。
首联“耽寂怀摩诘,辞荣学右军。”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辞别繁华世界的决心。其中“耽寂”二字,表达出作者对宁静生活的沉醉和享受,而“怀摩诘”则显示出作者对摩诘诗词的热爱和怀念。同时,“辞荣学右军”又显示出作者决心摒弃世俗的荣华富贵,而去学习右军的淡泊名利、潇洒自然的生活态度。
颔联“乡心随梗泛,春思藉兰薰。”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怀乡之情。其中“乡心随梗泛”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乡心如同浮萍一样,随着水流四处漂泊,而“春思藉兰薰”则表达了作者在春天里,借助兰花的芬芳,来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
颈联“巴水初消雪,巫山尚掩云。”则描绘了巴地和巫山的自然景色。巴地的雪刚刚开始融化,而巫山仍然被云雾笼罩着。这一联的描绘既生动又富有诗意,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种湿润、朦胧的春意。
尾联“汉家频遣祀,留待碧鸡文。”则表达了作者对汉家频繁派遣祭祀的感慨,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留待碧鸡文”一句,寓意着作者期待未来的生活能像碧鸡一样美好,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追求,同时也表达出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
创作背景
皇甫汸的《早春奉柬王驾部时闻上书乞休未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仕途经历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皇甫汸作为明朝的官员,曾经历官场斗争和变迁,这使得他对官场生活产生深刻的感悟。而王驾部作为他的同僚,同样面临仕途的坎坷,曾上书请求退休但未得批准。
在这样的背景下,皇甫汸创作了这首诗,通过描绘早春的景象,表达了对仕途浮沉的感慨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诗题中的“奉柬”二字,可以推断这首诗也是为了慰藉和鼓励王驾部,表达对他的支持和理解。因此,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涉及到官场斗争、人生感悟和友情慰藉等多方面因素。
相关诗词
-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
三王德弥薄。
惟后用肉刑。
太苍令有罪。
就递长安城。
自恨身无子。
困急独茕茕。
小女痛父言。
死者不可生。
上书诣阙下。
思古歌鸡鸣。
忧心摧折裂。
晨风扬激声。
圣汉孝文帝。
恻然感至情。
百男何愦愦。
不如一缇萦。
-
人生千里与万里,黯然销魂别而已。
君独何为至于此,山非山兮水非水。
生非生兮死非死。
十三学经并学史,生在江南长纨绮,词赋翩翩众莫比,白璧青蝇见排诋。
一朝束缚去,上书难自理。
绝塞千里断行李,送吏泪不止,流人复何倚。
彼尚愁不归,我行定已矣。
八月龙沙雪花起,橐驼垂腰马没耳,白骨皑皑经战垒,黑河无船渡者几,前忧猛虎后苍,土穴偷生若蝼蚁,大鱼如山不见尾,张为风沫为雨,日月倒行入海底,白昼相逢半人鬼。
噫嘻乎悲哉!生男聪明慎莫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