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五夜子浚兄灯宴再赋》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而哀婉的画面,借物喻人,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和怀念之情。
首句“影缕交花艳”,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光影与花丛交织的景象,展现出花的艳丽和光影的婆娑。这个画面充满了生机和色彩,给人以美的享受。
次句“明珠减月辉”,明珠与月光相互辉映,明珠的璀璨使月光都相形见绌。诗人用明珠来比喻某种美好的事物或人物,表达了对其的赞美和惋惜之情。
第三、四句“君能留顾盼,时得奉芳菲。”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和怀念。诗人希望对方能够留下目光,多看看这些美好的事物,以便能够时刻欣赏它们的芳香和美丽。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寓情于景,寄托了诗人的情感和思绪。
|
创作背景
《二月十五夜子浚兄灯宴再赋》是明朝文学家皇甫汸的一首诗。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二月十五的夜晚,参加其兄长子浚举办的灯宴的场景。这场灯宴可能是一次家庭聚会或者朋友间的欢聚,人们在灯光下欢歌笑语,享受美食,气氛热烈而欢乐。
皇甫汸在诗中描绘了灯光的璀璨、宴会的热闹,同时也表达了对亲情和友情的珍视。他通过诗歌来表达对这次宴会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际关系的重视。
请注意,这是我根据诗的内容和常见的文学主题推断出来的创作背景,具体的情况可能需要更多的历史资料和文献来证明。
相关诗词
-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
江陵城西二月尾,花不见桃惟见李。
风揉雨练雪羞比,波涛翻空杳无涘。
君知此处花何似,白花倒烛天夜明,群鸡惊鸣官吏起。
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
迷魂乱眼看不得,照耀万树繁如堆。
念昔少年著游燕,对花岂省曾辞杯。
自从流落忧感集,欲去未到先思回。
只今四十已如此,后日更老谁论哉。
力携一尊独就醉,不忍虚掷委黄埃。